摘要:近年来,随着跳绳运动的发展和跳绳竞赛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外跳绳计数赛的记录也在不断被刷新,这背后离不开科学的专项训练。结合跳绳计数赛项目以“快”制胜的关键所在,将软梯运用到跳绳计数赛项目的专项训练中,对提高运动员脚部移动速度、提高下肢的速度耐力、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关键词:跳绳计数赛;软梯;可行性
跳绳计数赛项目需要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跳绳次数,要求参赛者具有较好的速度、爆发力、耐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而软梯训练是一种集跑、跳、步伐等于一体的新兴的、复合式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练习者足部速度和下肢爆发力,有助于增强练习者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现已在跆拳道、健美操、羽毛球等项目的步伐训练中运用[1],对于跳绳计数赛项目而言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搜集与“软梯”、“跳绳计数赛”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软梯的优势与训练特点,了解跳绳计数赛的特点和要求,为文章的写作提供理论依据。
1.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理论,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2 跳绳计数赛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1 跳绳计数赛项目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中国跳绳官网发布的2011版、2014版、2017版全国跳绳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得知,跳绳计数赛项目主要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其中,个人赛包括:30秒单摇跳、30秒双摇跳、3分钟单摇跳、连续三摇跳等项目;团体赛包括:4×30秒单/双摇接力、4×45秒交互绳单摇接力、3分钟10人长绳“8”字跳、3分钟10人长绳集体跳等项目。
2.2 跳绳计数赛项目的特点
计数赛作为跳绳比赛的重要项目之一,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比赛时间短;(2)速度绝对快;(3)节奏感明显等。需要参赛者具备较好的移动速度和速度耐力来保障其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脚部移动以及保持脚部移动速度的能力;需要参赛者具备较好的爆发力素质和协调性素质来保障其完成跳绳动作的质量以及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
3 软梯在跳绳计数赛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1 功能性训练诉求
软梯训练的功能性价值与跳绳计数赛以“快”制胜的目的相符合。软梯作为一种轻巧便捷、灵活多变的功能性练习,通过在软梯上进行各种步伐、跳跃等组合练习提高练习者脚部的移动速度和下肢的速度耐力等,是一种优秀的训练方法。对跳绳计数赛而言,运动员要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固定的跳绳形式尽可能多的完成跳绳数量,这个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快速调节,需要下肢肌群(股四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腓骨长肌、臀肌、髋部肌肉等)的高度配合才能完成,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性。随着比赛竞争力不断增加,想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探索和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经过严格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目的。所以,通过软梯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下肢肌肉群的力量、移动速度以及速度耐力,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对下肢肌肉的控制能力,能够有针对性的促进跳绳计数赛项目成绩的提高。
3.2 拓展训练方法的需求
在30秒单摇跳、3分钟单摇跳、4×45秒交互绳单摇接力等计数赛项目中,参赛选手要在规定场地和时间内采用固定的形式,需要参赛者具备较好的赛事素养和竞技能力。
对于计数赛跳绳项目而言,常见的训练手段主要包括:徒手模拟练习、摇绳模拟练习、完整动作练习、定时强化练习、定量强化练习等,整个训练过程强度较大且枯燥单一,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而软梯练习通过在“格”之间进行不同方向的快速步伐(小步跑、叠步跑、跳跃跑等)、跳跃(单足跳、交叉跳、开合跳等)以及高抬腿(交叉、垫步等)等形式进行练习。将软梯应用到跳绳计数赛的训练中,既能拓展其训练方法,又能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3.3 对资源利用率的需求
学校作为跳绳运动竞赛的主力军,在推动跳绳运动的发展、创造跳绳运动新纪录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学校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在训练场地的使用方面往往是一个场地多种用途。所以,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需要具备的条件有:(1)教练员优势;(2)运动员优势;(3)场地器材优势;(4)资金支持;(5)训练手段和方法有效等。对于跳绳计数赛项目成绩的提高而言,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积累的过程,没有大量的练习作为基础就不会有好的成绩。由此,就需要对有限的训练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力求其利用率最大化。而软梯训练拥有较强的功能性和复合性训练价值,又有省空间、灵活多变的优势,将其运用到跳绳计数赛的训练可起到很好的效果,应用的重点包括:(1)激活、热身阶段;(2)身体素质训练提高阶段;(3)强化、提高阶段。通过设计“步伐”、“步伐+上肢”等组合进行不同频率和密度的训练,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练习者的脚部移动速度、身体协调性、动作节奏性以及爆发力等专项跳绳能力。
3.4 提高竞赛成绩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跳绳计数赛成绩的新纪录不断被刷新,以岑小林为例:曾以3分钟1141次的优异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每秒钟可达6.33次的速度,这也为跳绳运动带来更多的可能和发展潜力。在《2018-2021全国跳绳运动竞赛规则》中对竞赛组别的分类也已经细化到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专院校组[2],此举意在给参赛运动员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竞赛平台的同时,也增加了比赛的竞争力和获胜难度,也对跳绳技术赛项目的科学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练员具备较好的选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训练手段,不断探索有效的训练方法等。而软梯与跳绳计数赛项目具有功能性耦合点,更兼具快速伸缩负荷训练的特点,通过在“格”之间进行多方向、高频次的步伐练习可以达到:(1)能够充分调动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之间的协调配合;(2)能够提高练习者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温度和弹性[3];(3)富有新意和趣味性,能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将软梯应用到跳绳计数赛项目的训练中能够达到如下效果:(1)能够提升练习者下肢爆发力、脚部快速移动的能力;(2)能够提升练习者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3)能够对软梯练习时间、动作练习频率、组合练习密度等方面进行实时把控。通过科学的软梯训练以便达到促进练习者脚部的移动速度和速度耐力等专项能力的效果。例如:创设30s跳绳情景--在软梯上进行连续30秒的快速移动交替步伐的练习模式,来提升练习者的空间意识、身体对肌肉的协调配合控制能力、脚部快速移动的耐力素质等。再结合持绳的强化练习,可以很好的促进跳绳计数赛项目成绩的提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软梯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灵活多变,兼具快速伸缩负荷训练的功能性特点的训练方法,将其应用到跳绳计数赛项目的训练中,在功能性、训练方法的拓展、成绩的提高、训练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都拥有切实可行性,在促进练习者下肢的爆发力、促进练习者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促进练习者脚部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崔楠.软梯训练法在跆拳道专项训练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08.
[2]孙贵龙.探析中国跳绳竞赛规则的变化[J].体育科技,2014,02.
[3]陈昆云.软梯训练在高校健美操准备活动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2,02.
作者简介:
陈阿亮(1990.01—),河南开封,体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体操、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