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校园贷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但由于地市职高学生基本为未成年人、经济来源单一、相关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等特殊性,校园贷低利率和高费用可能造成职高学生高违约、高失信、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进而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建议通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大对职高学生资助、发挥家长的能动性、加强金融知识教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等措施有效防范校园贷风险发生。
关键词:校园贷 金融知识 安全管理
一、基本情况
(一)校园贷的界定及特征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校园贷按照其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等;二是消费金融公司:如中银消费金融、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三是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如名校贷等;四是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校园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五是是线下私贷:如高利贷。
校园贷有如下特征:一是申请简单,手续简易,收款简快。学生只需要在网上提供相关证件及信息,如学生证、身份证,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申请到贷款;二是利息低廉、费用高昂。部分网贷平台多数以“零首付、零利息”为宣传;三是无需担保,网络借贷一般不需要担保。四是宽审核,校园贷的贷款审核较为宽松。
(二)地市职高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以大理某职高在校生为对象,以问卷星APP通过微信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125份,其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18岁,占比72.8%,其次为14岁至16岁,占比17.33%,18岁以上的仅占9.87%。从调查问卷来看,该校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比例为10.13%,使用比例不高,但其中有6名学生涉及过高利贷。有10.4%的职高学生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会考虑校园贷。
地市职高学生有如下特征:一是职高学生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除三年级和特殊情况外,基本为未成年人。二是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全部来自家庭的学生占比68%。三是理财能力弱,仅有16.27%的职高学生有计划地花生活费。四是地州职高学生的户口所在地主要分布在农村,占比92.27%,使用过“校园贷”的学生中,92.1%均来自农村。五是对校园贷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不高,其中完全不了解的占比42.93%,了解程度一般的占比44.27%。六是经济来源与消费支出存在矛盾。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月均消费在600至1000的占比最大,58.93%,其次为1000至1500,占比22.93%,其中占比66.13%的职高学生生活费属于刚好够用,15.2%的职高学生生活费不够用。七是对“校园贷”了解不多,68.27%的职高学生对“校园贷”完全不了解,其中对淘宝平台下的蚂蚁花呗了解的学生最多,占比25.87%。了解途径主要为app推送和同学介绍,但仍有3.47%的学生是通过营销人员推荐了解“校园贷”的。
二、校园贷存在的风险
校园贷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但由于职高学生的特殊性,校园贷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能忽视。根据问卷调查,多数职高学生能认识校园贷的风险性,占比86.93%。
(一)贷款的低利率和高费用
职高学生贷款平台选择较少,由于正规贷款平台发放贷款需要申请人为成年人,职高学生多数为未成年人,在选择“校园贷”的时候,要不就使用虚假信息或借用、冒用同学的信息,要不就选择非正规的平台申请贷款,危险性较大。而且多数非正规的“校园贷”平台在宣传其产品时一般都使用日息或月息,有意隐瞒其实际较高的利率,职高学生多数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对金融风险的预判能力,基本不会通过日息月息来计算年利率利。同时平台会通过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费、充值费、提现费、借款服务费、借款手续费、代理费等费用来提高后期费用。根据问卷调查,仅有19.73%的职高学生会认真阅读利率、还款方式、期限等内容。
(二)高违约风险
职高学生收入途径有限,主要依靠父母的生活费,每月生活费数额不高。生活费不够日常消费的占比15.2%,在收入途径有限和生活费用有限的情况下,职高学生在网络借贷或者网络分期时,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若出现还款逾期,则需要依据约定偿还本金、利息以及高额违约金。由于校园贷审核不严格,在违约情形出现后,可能会导致职高学生转向其他平台借款,使用拆东墙补西墙得方法借新还旧,使得负债不断增长。
(三)高失信风险
校园贷的高利率和高违约金,很容易造成逾期风险。
根据问卷调查,未能按时还款的现象仍然存在,占涉及“校园贷”职高学生的4.23%,有11.27%的学生存在偶尔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形。个人的逾期记录上传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后,将对职高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长远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如影响以后的房贷、车贷、出行等生活的各方面。
(四)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基本所有的网络贷款平台更是要求申请学生提供自己的各项信息,如学生基本资料、学生家长的资料、同学的资料、教师的资料等。鉴于校园贷与网络的直接挂钩,特别是在职高学生出现逾期的时候,部分校园贷平台会采取不文明的催收手段,导致职高学生提供的各项信息泄露。
(五)影响学校正常秩序
部分职高学生在借贷后不能按时还款,在借贷机构不断催款下,他们会选择逃避或者可能用其他不合法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钱财来还债,这样会给学生本人以及学生周围的同学带来巨大的威胁。在现实发生的事件中不难发现,很多借贷学生会借用自己同学的信息在各种借贷平台上借款,间接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潜在的威胁。
三、职高学习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是职高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消费时更要量入为出,加强对过度消费的控制,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方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觉抵制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诱惑。二是职校应加强对职高学生理财方面的教育,引导职高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通过开办金融理财类讲座、选修课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
(二)加大对职高学生资助
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职校信贷市场的缺失,校园贷才得以有生长和发展的空间。职高学生一般无收入来源、未成年、无信用记录,很难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无担保、宽审核等特点吸引了较多学生。国家应扩大对职高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的覆盖范围和资助强度,重点关注和照顾家庭经济较困难学生,使职高学生减少贷款需求或能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发挥家长能动性
职高学生基本都是属于第一次离开父母自立生活,容易被身边的消费现象影响,家长应该主动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留意孩子的消费情况,指导其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钱,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同时父母应具备维权意识,如发现孩子已身陷校园贷之中,应及时帮孩子还清债务,如果涉及非正规的校园贷,应及时报警,积极维护职高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金融知识教育
一是建立完善金融知识教育体系,把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计划中,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关知识。二是与当地的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共同建立金融知识教育长效机制,如可以与大理州人民银行合作建立“金融知识教育基地”、“诚信教育基地”,同时在学校图书馆建立“金融知识书柜”。三是多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如可以采取专题授课、专家讲座、网络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信用知识教育和金融知识教育,提高职高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四是加强法治教育。在合法的校园贷行为中,学生不按时还款和恶意套现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一是严禁非法校园贷平台进校宣传,及时清理校园内校园贷广告,减少学生与校园贷的接触。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将学生科牵头,联合班主任、保卫科、教官、共青团工作人员等部门,建立综合、立体的联动防控机制,做到事前有教育、事中有监控、事后有处置。三是积极落实国家对学生的补助政策,增加面向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缓解其生活学习的压力。四是可邀请商业银行、企业等在校内适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助学活动,为职高学生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为学生的正常消费途径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1.谢平、邹传伟:网络借贷与征信,中国金融出版社。
2.管媛媛:校园“裸贷”法律规制研究,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1期。
3.刘鹏:高校学生“校园贷”的研究与对策,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