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审美需求日益提升,优美的风景园林设计可以为城市增加独特的风采。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一定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在满足人民审美的要求下,也要充分发挥园林设计的实际作用,当前我国园林设计师需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在园林设计的具体应用中,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设计理念,加强审美需求与实际作用的融合。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1乡村景观概述
1.1乡村景观定义
乡村景观主要指的是我国乡村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等元素综合特征。乡村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乡村景观要素是劳动人民长期辛苦劳作生活的结晶。自然景观主要是指乡村的自然景色与独特地理风貌,人文景观指在乡村背景下人们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信仰等。
1.2乡村景观特征分析
总的来说,乡村景观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区域自发性。乡村景观所产生的地区具有随机性,与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有关,大部分乡村景观属于无意识产物,在人们自发的条件下产生。(2)生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开发与保护乡村景观。在近几年的大力开发下,许多乡村景观已经被改变,但仍然保留了绝大部分的乡村风情。(3)协调性。在乡村中,生产劳动是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乡村,众多景观与人类生产劳动活动具有协调性。(4)人文性。不同乡村景观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乡村景观不仅是优美的景色,也是独特的人文情怀。
1.3乡村景观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乡村景观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其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生产价值及环境价值。在我国众多现代化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乡村景观的选用更多注重其历史文化意义以及信仰价值的传承。
2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需要遵守的原则
2.1协调性
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乡村景观具有粗犷、原始等特点,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却要求细腻精致。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如果忽略两者自身特点,就有可能使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显得格格不入。对设计者来说,在设计初期就必须保证乡村景观与园林景色相互协调,要明确整体设计风格,让乡村景观自然融入风景园林。
2.2开放性
为了满足开放性要求,首先设计者在融入乡村景观时不应该被乡村景观形式所束缚,要认识到乡村景观是田园风光艺术的一种延伸,乡村景观既包含山水景色也包含农作场面。在设计过程中不应该为了美观而忽略农作场景,要尽可能地展现出乡村景观的原生态,唤醒人们的田园情怀。其次在融入乡村景观时不应该过分看重某一方所占据的比例,不能固定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比例,也不可以将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两者隔开,而是要根据审美需要、自然发展需要,自由分配两者比例,让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都能展示独特的魅力。
2.3规划与保护相结合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能向观赏者呈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历史背景,让人们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积极融入乡村景观是从另一层面实行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人们在观赏过程中会不自觉的产生环境保护意识。
3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1地形设计
村庄原有的地形地貌不仅是乡村景观空间的基本骨架,也是体现乡村景观整体风貌的自然基础。不同的地形设计可以形成多样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是一味地去创造地形,而是要在尊重原地形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高差灵活设计起伏变化的地形,给人以视觉上的变化,达到景观与地形相契合的美感。
云南省牛角寨乡小岭岗村景观设计中将建筑与自然要素相融合,顺应自然地形、依山就势建造参差错落的蘑菇房,与大地环境交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
3.2水体设计
乡村水体景观规划设计首先应遵从乡村的整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村民亲水活动的需要。其次,在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水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景观性。此外,乡村水体景观设计要根据乡村地理条件和地域特征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提升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德州市临盘街道前杨村开挖池塘,将村南的大片低洼地建成集参观与栽培饲养为一体的南湖藕塘景区,摸鱼池、摸虾池相邻而建,同时还建有水上木栈道和池心亭,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还提高了闲置洼地的经济效益。
3.3植物景观营造
乡村的植物景观应是一种生态性高、综合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具有因地制宜、适应性强、低成本、养护管理方便等特征,既符合乡村地域特色,又能满足景观要求。因此,要特别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打造原始的乡野景观,在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加地域特色的植物美感。
温州大罗山盘垟村景观设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来的植物景观,合理搭配种植樟树、柳杉、桂花、杜鹃等乡土植物,采用六道木、春鹃、茶梅大花、南天竹与乡野类的兰花三七、金鸡菊、麦冬、白三叶等,营造出自然朴实的乡村气息,美化了乡村环境。
3.4乡土元素运用
乡土元素是体现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关键要素,不仅包括自然(地形地貌、乡土植物)、人工(建筑物、构筑物、砖、瓦、木材)等形成的物质元素,也包括传统民俗、宗教信仰等非物质元素。它们能很好地与当地环境相融合,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文村中的农居都是就地取材,运用传统乡土元素。例如青条石垒筑的墙体,实木结构被嵌入粉墙黛瓦,黄黏土砌成的墙面,隔断农居的木幕墙等。青条石、青瓦、黄黏土等传统乡土材料的广泛应用展现出了一幅浑然天成的乡土景象。
3.5配套设施完善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雕塑小品、宣传栏、休息亭廊、休息座椅、照明灯、垃圾箱等配套设施的布局应合理有序,风格需与当地村庄特色相统一,体量不宜过大或过小,材料选择要着重体现乡土文化和生态文化,同时要满足各层次游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乡村景观质量。
安顺云峰屯堡文化旅游区的标识系统设计多采用石头、木头、麻绳等农村常见的材料,既经济又耐用,彰显了整个景区的风格与气氛,将指示功能与设计方式相结合,完全符合当地村庄的风格特色。
3.6生态旅游发展
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到资金成本的投入,又要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要依托自然禀赋,在营造特色景观的基础上,加强服务建设,发挥乡村景观特点,深入挖掘特色民族文化,全力搞好旅游生态规划,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功能。衡水市深州小寺家庄村景观设计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典范、观花摘果体验、传统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度假”的功能定位,在保留村庄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元素,打造了生活居住区、休闲旅游区、民宿接待区,形成了“一轴、一环、多节点”的空间格局,让游客体验到浓厚的民俗文化和淳朴的乡风民风。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既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亲密地接触大自然,返璞归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在城市风景园林中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将会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秦玖发.城乡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9(24):64-65.
[2]路杰,侯淑珺,梁瑞瑞.浅谈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西部皮革,2019,41(14):7.
[3]廖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07):219.
[4]陈斌.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5(12):98.
[5]金国胜.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新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