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了诉讼纠纷,这些纠纷案件之中大多都是由于业主工程款的拨付不及时、合同相对方不适当的履行合同的义务等引起的纠纷。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各个阶段的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几个特点,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如何防范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是给企业穿的一件防弹衣,孙子兵法云: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只有自己出现风险出现漏洞对手才有机会打败自己,不管理好企业的法律风险,盲目的去做大,那么风险是相当大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公司合同管理中相关法律风险,供参考。
1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概述
由于合同管理引发的法律风险大多是企业自身能够掌控的,而法律风险不等于违法风险,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能够降低甚至避免的,所以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企业防范的重中之重。
2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分析
合同是企业经营的直接体现,企业在经营中必然会签署大量的合同,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商品混泥土买卖合同、水泥、砂、石料采购合同等等,都是施工企业常用的合同用以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彼此的利益。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是我公司甚至大多数施工企业最大的法律风险。
2.1 施工企业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的法律风险
2.1.1 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在拿到招标文件的那一刻合同条款的重要性就要被重视起来。施工单位的工程承接大多数都是由当地的办事处人员或者是关联方提供工程信息,公司为了单纯的追求开发任务而盲目投标。
2.1.2合同谈判过程风险
合同谈判过程风险是指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忽略了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作出不当让步的风险。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应派遣企业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去对方所在地进行实质审查,应是各业务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拟任的项目经理、公司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法务、财务人员等人员综合对方提供的资质证书、资格证、许可证、涉诉状况及财务报表等进行仔细的审查。
2.1.3合同文本风险
合同文本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内容和条款可能存在当时未发现、与招标文件背离,可能导致重大误解或遗漏,或者约定的管辖法院是对方当事人熟悉的法院,或者是合同中设置一些无法履约以后大量的违约金,这对当事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在钢材买卖合同中约定:由于买方未及时付款,按照市场价的5倍承担违约金,无疑该条款对买方就极为不利,而这一条款则是在合同附件中提现出来,当事人居然遗漏了该条款,在合同纠纷发生时,才发现。
2.2 合同订立过程的法律风险
合同订立过程的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阶段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表述的授权内容不明晰等。原则上合同签订应当要求合同相对方法定代表人签字且每页小签并加盖公司印章及加盖骑缝章,如果不是法定代表人亲自签订则要求其出具合法的授权委托书。
2.3 合同履约过程法律风险
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的风险,包括履约过程中的不当履约引起的违约风险、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等。这种风险主要是指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到了支付节点而未支付,未按照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对于合同相对方而言,就是要及时地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主动注重适当履行合同。
2.4 合同履行后的法律风险
合同履行后管理阶段的风险即在合同履行完毕或终止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执行情况评价的风险等。主要是离质保金的退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一定的风险。
3 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
3.1前期准备阶段的法律风险防范
正规的招投标通常都会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合同条款,要注重经济标、技术标如何评分,托人摸标底等,要注意在招标文件中明示的条款,中标了就要完全响应招标文件。而且合同的解释顺序中明确约定:“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的法律效力要高于“合同专用条款”。所以在项目招标开始就应该擦亮眼睛,原则性的条款坚决不能让步,要找一个合适的方式提出我们的意见并尽量争取解决。
3.2订立合同时的法律风险防范。
订立合同时,法人授权制度一定要明晰,签字人必须有法人授权。合同签订单位一定是中标单位,一定要避免偷梁换柱的情况产生,同时应加强项目对企业行政印章或公司合同专用章的保管,推行合同电子用印管理系统。
3.3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合同承办部门及时关注合同,对合同条款中的阶段性节点问题应做好标记,合同相对方是否履行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如没有及时履行做好催告、督促履行,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4 合同履行后的法律风险防范。
及时做好合同封闭,签订封账协议,明确债权债务。合同封账协议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合同编号及合同名称,劳务作业的工程量完成情况及计量情况,双方对计量、索赔和调价的解决方案,双方债权债务情况,劳务队伍拖欠款情况。项目部依据双方签订的劳务合同封账协议对劳务队伍进行末次计量,明确债权债务。
4 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是企业做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是给企业穿的一件防弹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从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履约保证金和履约保函的应用、合同流程、建立和完善合同文本体系出发,从各个角度加强完善公司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4.1 建立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合法化
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强依法经营意识,使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减少合同纠纷,应当建立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的管理机构及职责、合同签订、合同管理的审批与授权、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工程索赔管理等、合同管理监督检查与奖惩等以规避经营风险,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2 根据合同管理流程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合同管理流程,根据合同管理几个阶段剖析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相应的阶段对应相应的部门,做到有据可查。对照合同签订及履行流程图,有效防范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4.3建立和完善合同示范文本体系
合同示范文本内容比较详细,具体条款完备,为签订合同提供了范本。在项目合同签订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合同文本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合同文本的审核,降低了在合同文本环节的法律风险。
5 结束语
施工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应高度注重合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公司的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签订审批流程,通过普法宣传等手段,增强对企业全体员工对合同的履约意识,提高各业务部门乃至合同履行部门的合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佰洲,周显峰,编著.建设工程合同[M].知识产权出版社.
[2]何红锋.工程建设法律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建设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劳务分包队伍在项目施工中的管理 徐大桥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0-05
[5]浅析在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 周建国 等 期刊论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03-19
[6]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合同管理 童芳 期刊论文 《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