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采工作面安、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董海洋
[导读] 摘要:本文对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形成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安、拆现场管理模式,缩短了综采工作面安、拆工期,为综采工作面安、拆提供了安全保障。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摘要:本文对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形成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安、拆现场管理模式,缩短了综采工作面安、拆工期,为综采工作面安、拆提供了安全保障。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综采面及其设备概述
        工作面面长240m,高度2.7m;切眼断面长×宽:7.2m×2.7m,顶板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两帮仅在片帮处采用锚网支护。面内共有支架141架(133架中部支架ZY9000/17/35、2架过渡支架ZYG9000/17/35、6架端头支架ZYT10000/17/35),采煤机(MG550/1280-WD)一部,运输机(SGZ800/2×525)一部,转载机(SZZ800/315)一部,破碎机(PLM2000)一部,设备列车(17车)一套。
        2.综采面安、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综采工作面设备采用铲板车配合支架车从老面转至新面进行安装,其中支架采用支架车整体转移至新面,再采用铲板车调向就位;运输机、转载机溜槽三块一车,采用铲板车进行运输就位;设备列车采用铲板车转移;其它大件采用铲板车进行运输。
        2.1前期工程准备
        2.1.1铺网
        工作面采用钢丝绳(Ф21.5mm)配合8号铁丝编织的菱形网(规格:长×宽=10000mm×1200mm,网目=40mm×40mm)进行铺网。
        常见问题:1、工作面支架回撤运输时,工作面局部高度不够,车辆无法通行。2、调架过程中,金属网连接处出现被矸石砸脱落现象。
        解决方案:1、铺网前控制采高在2.6m-2.7m(支架装车高度:支架高2.1m+距底板0.2m=2.3m),避免后期卧底,增加工作量,延误工期。2、连网过程中,严格连网质量,责任到人,跟班干部现场把好质量关,要在思想上重视。
        2.1.2回撤通道施工
        回撤通道施工采用采煤机割煤,顶板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
        常见问题:1、回撤通道局部宽度不够,运输车辆无法同行。2、顶板支护用金属网采用钢筋网时,掩护支架拉移后,钢筋网容易被掉落的矸石砸散,老塘矸石窜入掩护支架前,影响安全作业。
        解决方案:1、回撤通道施工宽度必须考虑支架运输宽度及回撤绞车宽度,具体为支架顶梁距煤壁宽不小于3.0m(支架车宽3.6m+绞车宽1.3m=4.7m,支架底座前到支架顶梁宽2.0m+回撤通道宽3.0m=5.0m)。2、回撤通道顶板支护选用8号铁丝编织的菱形网(规格:长×宽=10000mm×1200mm,网目=40mm×40mm)配合锚杆、锚索进行支护,严禁使用钢筋网,后者没有柔性,且钢筋焊接点容易被矸石砸开。
        2.1.3新面主、辅运联巷施工
        主辅运联巷断面长×宽:5.4m×2.7m,切眼断面长×宽:7.2m×2.7m。
        常见问题:1、掘进施工过程中新面主、辅运联巷位置不合理,影响工作面安、拆期间设备运输。2、切眼下口主、辅运联巷位置不合理,影响切眼强制放顶时的车辆运输。
        解决方案:1、新面主运顺槽与辅运顺槽3#联巷应在距切眼260m处施工,便于一次性就位设备列车,简化设备列车运输路线。2、新面主运顺槽与辅运顺槽在切眼处联巷老塘侧煤壁应与切眼老塘侧煤壁平行,工作面推进3-4m后,车辆即可进入老塘进行强制放顶作业,否则工作面机头必须多推进,车辆才能进入老塘,给机头处顶板管理带来困难。
        2.2设备拆除、安装
        2.2.1自移机尾、转载机、破碎机、运输机拆除、安装
        常见问题:1、转载机机头与自移机尾一并转至安装地点,就位后组装转载机电机、减速机起吊高度不够。

2、新面铺设运输机溜槽时,链条放置位置不当,影响铺设链条进度。3、采煤机中间箱、行走箱与运输机溜槽(6块)一并转移时,长度较长,容易拖地,造成溜槽内进入煤矸,不及时清理,溜槽安装多了以后清理难度加大,影响工期。4、运输机机头转至新面即安装好,运输机机尾电机电缆及采煤机电缆铺设时,拉移电缆车辆在机头无法通行,造成该电缆从运输机机头至设备列车之间需人工拉移,增加劳动强度。5、运输机安装溜槽过程中,底链条一并铺设,拉移底链条钢丝绳长度不合理,影响底链条铺设进度。6、自移机尾、转载机、破碎机、运输机拆除转至新面安装时,因小件较多,容易丢失、损坏,增加材料投入。
        解决方案:1、根据转载机头高度,合理确定电机、减速机起吊高度,本设备起吊需巷道高度不低于2.8m,需提前考虑,防止后期返工,给安装带来困难。2、运输机上链条转至新面存放位置一处在运输机机头,一处距运输机机头110m(链条100m一节),便于就位上链条。3、采煤机中间箱、行走箱与运输机溜槽转至新面后,需及时将溜槽中的煤矸清理出来,否则清理难度加大,影响施工工期。4、运输机机头转至新面后,先放置在其它位置,待工作面电缆铺设好后,再合运输机机头,降低拉移电缆劳动强度。5、运输机穿底链条使用20m的钢丝绳,不易过长(9节溜槽*1.75m=15.75m),便于节省穿底链条时间。6、加强小件管理,如:连接板、螺栓等,防止丢失、变形。
        2.2.2采煤机拆除、安装
        采煤机拆除解体为5大块进行转移,即左右滚筒、左右摇臂、中间箱与行走箱等。
        常见问题:1、采煤机解体时,左右摇臂与行走箱连接的销轴拆除不掉,影响采煤机解体。2、新面采煤机安装位置选择不当,影响工作面整体安装进度。
        解决方案:1、工作面停采前检查采煤机各销轴松动情况,对难拆卸的销轴提前将压板拆掉,便于采煤机运行时,松动销轴,利于后期采煤机解体。2、新面采煤机安装位置,根据支架安装方向定,如支架从机头向机尾安装,采煤机位置选择在工作面机头处,支架安装过采煤机位置时,即可利用支架起吊组装采煤机,有利于工作面设备整体安装进度;反之,采煤机位置选择在工作面机尾处。
        2.2.3设备列车
        设备列车总共有设备17车,采用铲板车进行转移。
        常见问题:1、方向问题,设备列车转至新面后要确保方向正确。2、设备列车位置要合理,否则后期工作面投入生产时,设备列车要提前拉移。3、各类管路、电缆接头拆掉后,未进行保护,造成损坏。
        解决方案:1、设备列车方向要根据运输路线提前确定好,否则转移到位后,方向不对,造成返工。2、根据工作面设备电缆长度,提前确定好设备列车位置,本工作面设备列车位置距切眼176m,轨道中心线距下帮1.1m,设备列车总长75m,铺设27节轨道,共81m,并对最外口两节道进行拨道,便于设备就位。3、电缆、小线子接头拆掉后要进行防水保护,确保转至新面后能正常使用;高压管路接头要包好,防止进入杂物,造成堵塞,影响设备使用。
        2.3支架回撤
        工作面支架从机尾向机头(141架-1架)进行回撤,支架回撤迎头采用单体支柱(型号:DW31.5-250/110X)、2.0m“π”钢梁配合两架掩护支架进行支护。
        常见问题:1、前几架回撤支架顺序不合理,对掩护支架设置及末架支架回撤安全影响较大。2、回撤迎头单体支柱支护三角区域压力大,对安全回柱威胁较大。3、使用回撤绞车拉移掩护支架时,顶板压力大,掩护支架不易拉移。4、支架回撤后,架间管路接头容易进入杂物,影响后期设备使用。
        解决方案:1、回撤支架顺序:首先回撤机头第一架(端头支架),且使用单体配合3.6m“π”钢梁支护第一架回撤空间,留出末架回撤空间,有利于末架安全回撤;然后回撤第140架(端头支架)、139架(端头支架),将141架(端头支架)作掩护支架,再回撤138架,将137架(普通架)作掩护支架。2、回撤迎头三角区域压力大时,及时将老塘侧金属网在下部剪开,释放压力,有利于三角区域支护管理及回柱安全。3、拉移掩护支架时,根据现场支架受力情况,合理使用动、定滑轮,有利于回撤绞车管理,确保拉移掩护支架安全顺利进行。4、支架回撤后,架间管路接头保护好,防止杂物进入,有利于后期支架使用。
        3.结语
        在综采工作面安、拆过程中,通过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总结分析,现场实施后,提高了综采面安、拆期间的安全系数,加快了工程进度。520108工作面拆除、安装安全顺利实施,且工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13天,为生产创造了2天的效益,按平均每天生产煤炭1万t计算,效益可观;对综采工作面安、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分析总结,也形成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安、拆现场管理模式,可供矿其它工作面及相似矿井工作面安、拆借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