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 650041
摘要: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实现各类市政管线的集中敷设、统一管理,有利于管线的管理与维护以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法,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市政管网规划;综合管廊;应用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类市政管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管线直埋容易造成马路拉链等问题,影响城市的交通和人们的生活,而且,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形成地下管线蜘蛛网,在管线的敷设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其它管线的误挖破损。可用于管线埋设的浅层地下空间越来越少,不利于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
1.综合管廊建设必要性分析
1.1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突显,管廊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道路反复开挖问题普遍存在。根据国内一些城市的相关资料统计:市区建成道路总长度中每年有15%由于敷设各类公用事业管线或其它原因需要重新开挖。道路的反复开挖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管廊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道路地下浅层地下空间是各类管线埋设的最佳位置,但是由于管线越来越多,道路红线宽度有限,可供管线埋设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综合管廊将各类管线集中、位置合理的敷设在一起,能有效的节约空间。原来的管线直埋方式占用的空间相当于50%的道路横断面,而综合管廊仅仅占到20%,这样就相当于节约了30%的道路横断面空间。所以,管廊可以节约城市用地。由于各类管线使用时间过长,部分管线管龄高达50年,管线老化现象严重,管线维修困难。有可能出现路面下沉、管线泄漏导致的漏水漏气等问题,严重的可能还会引发爆炸。而且直埋管线不容易维修,维修费用高。在这一方面管廊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在管廊内,管线维修养护方便,可以提高管线的可靠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它还能及时检测各类管线的运行状况,避免管线破坏产生的灾害。
1.2提高城市抗灾能力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下管网设施老旧、运行能力不足。我国很多城市经常会发生“城市看海”“管线爆炸”等一些问题。比如,2013年武汉就遭受了暴雨灾害,致使40多个路段交通几乎瘫痪,车辆无法行驶,市政排水系统也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同样使人触目惊心的还有青岛输油管道爆炸和南京可燃气体泄漏等一系列问题。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另外,综合管廊可以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即使管廊内的管线出现泄漏,综合管廊的相关附属设施,也会及时检测出来,发出警报,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1.3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现在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建设综合管廊,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直接投资。除了直接投资,综合管廊还可以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比如相关机械、钢材、水泥等,通过扩大内需去产能去库存。而且,在管廊建设中必将会投入大量人力,所以,管廊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人员就业。
2.市政管网规划中的综合管廊应用
2.1注重渗透和运用良好的设计理念
为了得到切实可行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方案,满足后续作业计划高效实施要求,则需对良好设计理念的渗透及运用。具体表现为:
①注重精细化及创新理念的合理运用,将它们渗透在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增强相应方案的适用性,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设计要求,避免影响地下综合管廊的使用功能及应用价值等;
②通过运用良好的设计理念,能够使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更具科学性,为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丰富其地下空间高效利用方面所需的参考信息。
2.2严格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了解相应的设计原则要求,可使最终得到的方案有着良好的适用性,为实现城市建设目标及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效果打下基础。在此期间,相关的设计原则包括:
1)用地规划保持统一的原则
城市用地紧张,需要设计人员在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工作完成中与城市用地规划保持统一,结合其地下空间的利用状况,确定好综合管廊设计方案,保持其建设中良好的社会效益。
2)合理科学性原则
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能够从用地规划、利用价值最大化、设计合理性等方面入手,高效地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实现对不同专业管线的科学应用,不断提升现代城市在实践中的长效发展。
3)统筹规划的原则
该设计原则,能够在了解城市近期及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有效地实施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规划,实现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现代城市协调发展。
2.3规划与设计的重点内容
①以城市的管线及用地规划为基础,采用全面系统地规划方法,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设计。通过对道路状况、管线布设要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的科学规划与设计,确保城市地下管线设置状况良好性,应对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②注重对管线的协调规划与布设,了解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要求,深入地下综合管廊作业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促使通信、给排水、燃气管线等在实践中的走向、布设位置等更具合理性,并使最终得到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方案更加完善,全面提高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质量。
③规划好综合管廊的平面及横断面。在专业资料及现场调查工作内容的支持下,深入分析地下管线及横断面的布设条件,并通过对管线自身功能特性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的考虑,设置好地下综合管廊,确保其有着良好的实用性。同时,应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良好的设计师的专业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及规划设计要求等,对仓室布设、管线走向等予以确定,使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够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为日后相应规划及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④加强综合管廊所涉及的附属设施的规划设计。像人防工程、通风及消防系统等,与地下综合管廊应用效果是否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附属设施良好功能特性的保持、附属系统的科学构建等方面入手,完成好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效性,不断提高这类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效能。
⑤充分考虑与同批次工程的协调规划。结合地下综合管廊相关的同批次工程的建设状况,从施工时间合理安排、作业计划的高效实施、方案可行性及成本经济性等方面入手,落实好协调规划工作,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⑥关注管廊设计与施工关键点。规划与设计人员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中应综合考虑通风性能、成本费用、建设质量均衡提高,给予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关键点必要的关注,有序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使得综合管廊应用水平能够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避免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规划与设计内容的探讨,能够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置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相应的作业计划,避免给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未来在促进城市发展、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其规划及设计的重视程度,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方案,促使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实现其利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詹洁霖.城市综合管廊布局规划案例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0:67-71
[2]史伟男,李佳宁,蔡南,田东林.“双新”背景下的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5,09:83-87+92.
[3]李庆丽,张兴凯.城市综合管廊规划浅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