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山东省 27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创新要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相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虽然有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的面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文就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发展;对策
想要发展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相关人员的工作参与十分重要,事业单位如果想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就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基础,这样运行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当前事业单位面临很多问题,存在许多限制性的因素,很难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原有的优势。所以事业单位要清晰地看出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充分了解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帮助员工看清自己的发展道路,作好规划提升自身实力。
1、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是指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和调配,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蓬勃发展。因此,进入新时期后,创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措施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1人力资源管理符合事业单位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完善,单纯的依靠通过现实来制定各项战略政策以及无法使事业单位跟上新时期的变化。因此,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改革人力管理模式,通过创新的思想理念,对事业单位人力管理进行创新与完善,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现代化,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符合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1.2促进员工个人发展,提高事业单位效益
事业单位想要在新时期下蓬勃发展,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发展,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进行有效融合。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改革,加强对员工的培养教育,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专业素养,从而达到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完善,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服务水平,促使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大幅度提升,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前进。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传统人事管理思想没有转变
要想进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工作,就要保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有创新管理的意识,但是我国在固定化的事业单位管理行为模式和习惯常态下,一般在事业单位内部进行事业管理时,管理方式都趋于固化。目前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式进行转变的重要阶段,而创新是进步核心,也是进一步管理好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关键。所以,必须积极开拓人事管理思想和眼界,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面的发展,更为有效地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2.2管理技术落后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其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的管理工作中。而在进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同样也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目前由于管理单位技术操作方面的落后,信息管理系统并没有得到健全的建设,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非常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3人才培养机制缺乏
在事业单位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性目的就是对单位的人才进行优化,从而更为有效地保证单位人才的专业素质。而只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全和创新,才能调整人员结构,发挥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能量,提高单位竞争力。一是要为单位中的员工规划一份长远发展计划。二是优化以及创新单位人力资源结构。但是,在目前多数事业单位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一片空白。导致在单位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浪费了较多的资源,但最后也没有达到前期的要求,这是对单位内部优质人才的浪费,也是对单位资源的浪费。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探讨
3.1创新大数据改革理念
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健康稳定及持续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需要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事业单位通常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为了切实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需要管理人士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才能够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士结合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选择合理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这样才能够促使综合管理效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而且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的强化软件应用以及系统开发工作,要促使所有对象可以被融入在同一体系当中,促使数据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得到全方位提高,从而切实满足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促使事业单位可以实现数据化的目标,保障大数据的理念可以在事业单位当中得到贯彻落实。
3.2健全员工培训,建立奖惩制度
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实现单位人力资本的增值,提高单位资质的效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详细的人员培训机制。首先,根据单位职位的需要,测试员工的个人能力,明确员工每个职位仍然缺乏工作能力,技术能力;其次,确定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使我们能针对性地提高每个员工的个人能力。不仅要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知识,还应增加技术培训的比例,邀请专业人士作为主要讲师与员工分享工作经验。在培训过程中,员工可以与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培训结束后,培训指导员通过笔试了解员工的培训情况,以确保整个培训的有效性。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考核员工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进步,促进员工更积极主动的单位发展,为事业单位和员工个人目标的统一做出贡献。一方面,人力资源人应该创新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即部门,岗位,人才能力的综合考虑,多维考核机制的发展,并给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定量考核指标,更加重视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员工的自我完善和晋升提供标准和目标。绩效评估的真正实施是在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过程中进行的,而不仅限于子系统。另外,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需要与单位薪酬管理制度相联系,以收入,福利为动力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加积极自觉地发挥个人力量,为单位发展做出贡献个人能力。
3.3加快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引进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创新性改革也需要信息化管理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对员工的岗位关注,实现科学化交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员工的信息化利用素质的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实现事业单位创新型人力资源改革的发展。
4、结语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社会公共公益服务领域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创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进事业单位长效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曙明.大家手笔: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N].人民日报,2018-12-10.
[2]牛占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N].人民日报,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