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孩子步入正规的学习当中接触的第一门重要学科,因为小学语文所教授的知识内容是对小学生未成体系化的语言表达功能的一种规范化学习,因此,作为一门学生学习生涯当中发挥奠基性作用的课程,小学语文在教程体系当中占领了一个重要部分。而小学语文所对小学语文老师要求的目标就是打造一节富有活力且质量高的语文课堂,能够让小学阶段的孩子花更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课堂学习,本文将从如何通过创新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学习讨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引言:
语文被视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奠基意义上的学科,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就应该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扎实落实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面,设计出质量有保证的高效率课堂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方面的教育直接挂钩,让小学语文教师感受到了自己所承担的重任。而教学质量作为某种意义上学校的竞争优势,同样也是各门学科教育的永恒主题所在,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职责。
一、创新语文学习的积累形式
语文知识的积累类型上主要应该就是古诗词板块的积累,因为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文化符号,积累古诗词并掌握运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表达技巧。因此在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积累模块,可以创新古诗词的积累形式,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接受这种形式的积累。
比如在一年级所学习的古诗当中,《咏鹅》《静夜思》《悯农》等这类,对于现在小学生基本家喻户晓的古诗,就可以多鼓励学生在早自习的时候进行自由朗读背诵,然后在课堂上重抓背诵默写。这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些课堂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都积极参与进对古诗词的背诵,比如小组轮流背诵比赛,击鼓传花背古诗等。
二、注重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
小学阶段的孩子玩心都比较重,如果一开始就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严加控制和强行发派任务的话,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甚至对老师授课课堂的不尊重,这时候,如果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语文知识的分享,在这种互动的学习状态下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充分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双重的配合之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获得一个强大的支持。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每日分享的环节,学生轮流在黑板的学习角写一个自己的知识分享,可以是古诗词分享的形式;也可以是向大家介绍一则寓言小故事,或者是一个成语的解释等。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比如在学习《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个单元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每天分享一本世界名著,鼓励有书籍资源的学生将书本放在读书角和大家分享。在课堂上也可以举行一个语文知识的分享座谈会,让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语文知识的分享准备,然后评选出优秀的小组对知识分享角进行内容布置。
三、创新课堂的环节设计
语文教学的课堂设计向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头戏,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授课技能的主要考验方面。根据小学生天性活泼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就不能够单调枯燥、死气沉沉,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展现自己的才能,因为这是一个特别在意他人肯定的年纪阶段,当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老师和其他人的认可之后,真会大大提升他们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力度,从而配合语文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环节来达到打造高质量的课堂目标。
课堂游戏便是课堂设计的一种有效性措施,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这种形式的课堂更是喜闻乐见,而且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编排上对课堂游戏也有相应的单元安排,语文老师万万不可因为这个环节与应试考试的要求联系不大便放弃进行,而是应该合理的运用来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添加剂,从而实现丰富有趣的高效课堂。例如,小学一年级课本中语文园地《有趣的游戏》《我会拼图》等课本内容可以在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在游戏中渗透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小学生在游戏状态中更加主动和轻易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突破传统作业模式
小学语文所学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对孩子童真的保护也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因此语文老师更应该注意到对孩子童真的尊重,在作业形式方面可以偶尔安排让学生可以发挥动手能力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且投入完成,从而通过作业的认真完成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课文《画家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副关于家乡的画作,并加上相应的文字描述作为一种作业形式,而不是传统的抄写和习题训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种作业训练。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课堂更应该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禁锢和应试化的灌输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艳玲.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3):95.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刘成阳. 学周刊. 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