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郭玲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郭玲
[导读]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
        摘 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应主动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并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活动  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学活动对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校教育的生命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追求的永恒主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怎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寻求实效,是新课改下大家所广泛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一、改进导入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前后联系导入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基本要具备全面的认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已经初步牵涉过,在高中生物教学新授内容教学时,能够实施前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如,在展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时,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反射的有关知识实施简单回顾,以缓解学生在进入新课学习时所产生的不自信情绪,让学生在简单易懂的问题环境中产生求知欲望,并进一步得到激发。
        2.联系生活导入
        教师在教授生物时要围绕学科特点实施导入,教师假如把新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切入,也能够施展出相对好的结果。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时,教师就能够联系当地环境保护所面对的严峻形势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研究欲望就会显著提高,这样对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媒体导入
        以多媒体为关键代表的现代教学方法,为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提高提供了保证。在新课导入程序施展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能够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新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能够应用多媒体下载专门的教学软件,把植物光合作用的整个经过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因材施教,关注个性差异
        许多学生在智力原因上差距并不是太大,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觉不一样的学生在相同门课或者相同学生在不一样的课上差别非常大,这时教师要多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别,及时提供和他们接受能力相同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平等发展,即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教学。
        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别为出发点,决定出“最近发展区”,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目标。这关键展现在课堂教学学案的练习上,既要达到基础教学目标,又要达到引导学生发展性思考以及加深开展的要求。总体上,教师需要所有学生做好“A组”基本概念题,很多学生开动“B组”认识加深题,非常少的高层次学生自主做“C组”运用综合题,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各取所需”地实施练习思考,使各个学生“跳一下都能够摘到果子”。对平常不善于言谈或胆小的学生,特别要多加锻炼,先让他们在善谈者的演示下,耳濡目染,锻炼胆量,从最基础的知识做起,一步一步提升其口头表达能力。


      三、强化综合教学
        1.强化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科间综合能力
        在目前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三十处和化学有关的知识点,有十五处和物理有关的知识点,有十六处和地理有关的知识点。(1)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全面掌握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开展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以及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平常教学中。(2)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去处理别的学科中的某些现实问题,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验综合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更要强化生物、化学以及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
        生物实验自身就是应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和探究生命活动过程以及本质的经过,像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根据3类化合物与对应检测试剂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
        3.联系现实,重视热点,强化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
        从这几年来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出,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被命题突破了,注重和强化了知识的运用,融合了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拘泥于课本,要走出课本,及时向学生转述最新生物学科研结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项目、环境保护、疾病以及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四、课堂教学的反思常态化
        我们有时觉得一节课设计的非常合理完美,但真正进行课堂教学时发现由于学生的不同等原因,会生成一些与预设不一致的情景和问题,甚至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反思。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合理,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否很了解,组织教学方面是否欠妥,教法上、教学设计上是否有要增补和删减的地方、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取舍和整理,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按《课标》要求该节分为两个课时教学,当时是先讲授精子的形成,再讲卵细胞的形成。因为两个过程很相似学生出现了厌烦的情绪。课后反思设计了第二课时这样上:先让一学生到黑板上作图“精子形成的过程”,其他同学在纸上作图,之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让他们找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与精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然后让另一学生在第一位学生的“精子形成的过程”板书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变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图”,从而使第一课时的板书变成了第二课时的板书,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把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又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学、判断,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提高课堂的活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应主动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并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关注学生现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勤于实践、多反思多钻研,大胆尝试各种课堂教学方法,这样就能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金明森.高中生物课改反思[J].中国:东盟博览,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