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黄芝婷
[导读] 小学科学学科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家庭资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家庭资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家庭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家长的参与度不容乐观。在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督促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来。笔者将分析家长参与的现状,探寻家长参与的途径,让家庭资源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孩子科学素养再次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家长  参与  家庭资源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直存在这个难题:在有限的课堂中无法充分开展一些科学探究活动,特别是涉及到一些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记录、长时间种植与饲养、资料查询与整理等教学内容。然而这部分教学活动对于孩子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资源,比如家长的阅历与职业素养、种植与饲养的条件、家庭科学藏书等等。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内科学课堂上,我们要打开课堂,让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活动在家庭中开花结果,让孩子们的家长也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来。
       
        一、点击现状,情况堪忧
        1.意识不强
        家长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认识程度不够。在对孩子学习的课程重要性排序中,我了解到他们觉得较重要的学科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小学科学这门课在家长心里的地位是不高的。家长对于教育理念还不甚理解,他们还是重结果而轻过程,他们看重考试成绩,但对于学习过程重视欠缺。
        2.热情不高
        家长对于孩子的科学活动不够热情,导致孩子们课外实验的实施率很低。科学学习应该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学开始就要启发孩子无穷探索欲,对科学有兴趣的孩子才能学好科学。
        3.参与度低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家长少之又少。每次布置的课外科学活动,能完成的总是那一小部分固定的孩子,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参与进来,主要原因是缺少了家长的帮助与支持。
        4.方法欠缺
        家长往往由于时间、学识等影响,缺少指导孩子的有效方法。家长指导不力,不能很好参与其中,致使学生在家科学学习诸多不顺。当孩子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可能太忙碌自顾不暇,并且术业有专攻,很多问题他们也没法得到很好地解决。有部分有心的家长会我打电话咨询或者分享喜悦,比如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开展中存在的疑惑、实验成功的欣喜等。

        二、输入方法,拨云见日
        (一)开展宣传活动,博得家长理解支持
     鉴于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不甚理解,因此,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家校联系、家长会、家庭访问交流等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知道小学科学课程与中学科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领悟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会意科学课程的性质,才能真实地赢得家长的全面支持。
        1.线上联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信息大爆炸时代,QQ、微信、钉钉一系列平台都是我们和家长联系的桥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互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时刻联系家长,全程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并积极引导和激励家长,及时帮他们解惑。
        2.线下交流,利用家长会集体沟通
        科学课程分数在中考中占很大比分,家长对于初中的科学课程是相当重视。因此,在家长会上,我们可以介绍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课程的联系之处,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与基础性等。为了孩子更出色的未来,家长是会改变的。
        3.个别访问,针对个体进行追踪
    对于每个班小部分特殊的学生家长,我们可以去其家中个别交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有些家庭是存在时间与空间的困难的,对于特殊家庭,我们要更耐心,更细心,找出他们的困难之处,尽可能帮助他们。


        (二)引领家长参与,经历科学探究活动
1.课堂初体验
        我们可以选择教材中的一些科学课程,邀请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来课堂中体验现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我们的社会是需要富有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的孩子,需要孩子们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们更积极了。陪孩子们学科学,家长们更热情了。
2.微课来帮忙
        制作指导性微课给与家长,让家长学习并更好地指导孩子。微课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分享便捷,受众面广,是指导家长学习的好媒介。将一些科学活动的步骤、关键点、重难点、疑点等录制成进微课,供给家长学习,用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孩子。家长再也不用烦恼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家长也可以当孩子的科学老师了。
3.拓展课辅助
        我校每周五都设有扩展课,时间充裕,课题可以自选,最适合邀请家长来参与。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科学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手中的科学资源。通过一些科学活动,让家长亲自感受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乐趣,更是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优良素养,家长对科学教学有了更细致的理解,进而对家校共同培养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融入家长评价,提升科学活动成效
        1.评价自我
        让家长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给家长一个反思的平台,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教学情况。家长对于孩子的小学科学课程了解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要少,既而缺少了对孩子科学素养发展的关注。知不足而努力改进是极好的,家长在评价自我中认识提升了自己。
        2.评价孩子
   家长可以谈谈孩子的参与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态度等,让家长发现孩子的成功之处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帮助家长抓住教育孩子的方向与重点,让他们更细致深入认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与鼓励下,会走的更稳更远。
        3.评价教师
        家长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宝贵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家长的监督与反馈,教师的教学也更得心应手。通过家长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以此为教学依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调控,使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三、初显成效,提升素养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又终于问题,在“肯定——质疑——肯定…… ”中不断完善与升华。科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需要学生一直保持探究精神,不断探求新知,寻找真理。因此家庭的科学教育的影响与意义最深远,在生活中及时抓住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他继续研究,帮助他继续前行。
        1.延伸科学教学课程,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不能将上下课的铃声作为科学教学的起点与终点,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的带领下,进行一系列家庭探究、社会探究,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开发家庭丰富资源,提升孩子综合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有了家长的积极参与之后,家长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用于我们的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科学活动,点燃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形成敢于探究、乐于实验、善于思考、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综上所诉,家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需求,是提升孩子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路径。现下我们孩子的思维需要多元化,能力需要多样性,创造需要多层次。家在的积极参与,让孩子们的思维在课外继续扩散,创造能力持续提升,让我们的孩子更贴近生活与社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