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读者利用来自文本材料的信息,从语言材料中提取信息,通过与大脑中的已有认知相结合,建构意义的过程。阅读理解在中考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地中考英语阅读命题考查视角和命题侧重点也紧扣课标要求:考查学生概括篇章的能力,推断、理解生词的能力、篇章逻辑关系的能力、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但学生这些能力的养成与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效果存在明显的差距。当前,阅读课教学中,教师“执着”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读前解决生词释义,读中处理课后问题,读后讲解语言、语法知识,学生上完课后只停留在对语言、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记忆上。教师并没有很好地依托教材内容,轻视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阅读策略的指导、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素养的培养。用机械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阅读教学,是时候另辟蹊径了。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
引言
当今,无论是国际教育研究机构,还是欧美一些教育先进的国家,甚至我国的教育部门,无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将其作为核心能力来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品质确立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之一,提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18)。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积累知识,而是学思结合、发展思维(黄远振2017)。在思维能力结构中,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是指理性的、怀疑的、无偏见的分析或对事实证据的评估。批判性思维技巧的构成包括analyzing(分析),reasoning(质疑),evaluating(评估),problemsolving(解决问题),decisionmaking(得出结论)等。不管是面对学习任务还是社会生活,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作出思考判断,自己建构知识。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智力参与,认识和应对世界至关重要。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简述
初中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核心便是听、说、读、写四个版块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基本内涵。从整体来看,听和读注重的是理解,对知识的吸收,是输入能力的重要体现,说和写则是在全面理解知识的情况,将其变为自身的信息输出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不能仅仅只是具备理念能力,还应当将知识为己所用,并将其输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当前国内外的大多数学者已经普遍肯定阅读能力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英语阅读能力更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只有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才能够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英语阅读的提升必须要以词汇积累为基础,只有基础牢固,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所以,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环节深感无力,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许多的教师只是注重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如,词汇搭配、语法等。部分教师会觉得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太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甚至是直接为学生进行翻译,希望能够让学生逐渐掌握课文大意和内容。但是就目前的阅读成绩来看,效果是非常差的,所以许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无从下手,且看不懂文章大意。所以,应当根据实际状况,积极改进英语教学模式,为了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当结合教材的特点,将其进行有效整合,以阅读为中心,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2.1借助文本特征,引导文本解读
上海市著名英语特级教师张英老师指出:“文本特征”是指在阅读教学的文本材料中出现的如标题、小标题、副标题、文中插图、表格、不同标准的字体和字号、字体颜色、底色等。
作为阅读课文的辅助手段,文本特征可以为教师搭把手,引导学生利用特征的各种形式如标题、插图、表格进行读前预测,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弄清文章脉络,进而有效处理阅读信息,加快阅读速度,增强阅读效果。例如,教学仁爱教材八上Unit3时,笔者在课前热身阶段给学生播放一段2016年的奥运视频,并提出Whatisitabout?的问题,引入文章主标题:TheModernOlympics,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捕捉到语篇的中心,继而让学生浏览文本插图,随即提问: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Canyoutellmesomethingaboutthefiverings?以小组活动形式讨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Logo。插图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跃然纸上。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开篇前的举办年份与举办城市配对,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有的背景知识,激起学生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强烈的认知兴趣,继而进入语篇学习。
2.2学生必须要养成正确的英语阅读习惯
英语学习应当注重平时的积累,英语成绩的提升不是短期就能够做到的,因此,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将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兴趣,上课的时候要做好笔记,且全神贯注,其次,学生还应当主动与同学以及老师进行交流,当发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解决问题,不要出现类似错误,此外,学生还应当积极利用现代化网络工具,下载一些英语文章。如:当我们在学习SavingTheEarth这一单元时,我鼓励学生去查阅更多的有关污染问题及小组讨论相关解决办法,同时了解最新的垃圾分类规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反复的阅读以及研读,也可以通过听一些英文歌曲,如BrownEyeProudofYou,多看一些英语电影,不断开阔视野,培养自身的语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这样对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英语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2.3分解文本,培养阅读能力
一堂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必定是立足深度文本解析后的精心设计,是综合视野下有布局、有章法、有侧重、有留白的课。同时,要有阅读过程意识,这是教学中学生开展真实阅读活动所不可缺失的,可引领学生“人入画中,身临其境”。例如,在教学仁爱教材九Unit4Theimportanceofcomputers一课时,有教师这样设计:(1)Predict:学生通过标题和配图预测出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教师让学生从语篇里找出支撑这个标题信息的句子。(2)Scanning:学生快速查读,通过查找段首或段末的主题句,明确各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3)IntensiveReading:通过设计多个教学任务,采用“读课文填表格”及“阅读推断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文本结构与语言知识,完成改造后的“短文填空题”,检验学生对文本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给学生略读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脉络结构,推进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整合碎片化知识,训练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分类的能力,并贯穿教学始终。
结语
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思维品质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目的地融入思维品质培养。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渠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分析阅读文本,思考语篇的文化价值,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基于知识并超越知识,无论着眼于立德树人之根本,还是从学科教育的使命而言,为思而教应该受到英语教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龚姚东,浙江省教育评估院.从思维品质到品质思维——刍议英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2015(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