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众多艺术作品中,民间剪纸艺术更贴近百姓生活,并传承了传统文化习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建立在我国数千年文化基础之上,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我国的文化、历史、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教学; 剪纸艺术
随着小学素质教育意识的觉醒,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态势,开始关注美术课程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而剪纸早在两千年之初就被纳入我国的世界非遗文化的行列,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做好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工作,积极探索教授剪纸技法的新模式,帮助学生在短暂的美术课程时间内接触深厚的剪纸非遗文化艺术,并且身体力行不断传承技艺与创新剪纸文化。以下将探究剪纸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方式,来帮助小学美术和剪纸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小学美术课程中加入剪纸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剪纸文化扩大群众基础
剪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名录之一,不仅是世界的优秀文化,更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剪纸在我国拥有着悠远的历史,起源于民间传统手艺人,不该只是作为一项欣赏的、令人敬而远之的艺术,而是应该成为一项“接地气”、“有人气”的艺术。剪纸教学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通过学生带动教师、家长,实现全社会对剪纸文化的认同。
2、有利于小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小学作为学生认识事物的正式开端,在小学美术中加入剪纸教学,更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成为掌握传统技艺的接班人,使得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二、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传承与创新的应用实践方式
1、树立学生的剪纸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剪纸艺术意识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教师首先需要树立学生的剪纸理念,加强学生的剪纸艺术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若是不知道什么是剪纸,那么在进行剪纸的时候,就会从何下手,进而乱剪一通,无法发挥出剪纸在课堂中的真正的作用。对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剪纸作品来吸引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然后结合多媒体利用图文为学生讲解剪纸的概念,背景和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以此来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剪纸的美,以此来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例如在进行“剪花边”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传统的剪花边的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示范剪花边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剪纸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剪纸,以此来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2、积极的开展剪纸活动,提高学生的剪纸能力
剪纸艺术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视觉意识,思维能力。
对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开展剪纸活动,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可以剪纸的时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剪纸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剪刀剪出自己所想要的图形,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在剪纸艺术上的自信,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另外,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有机的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脱离教材内容的情况下,依据自身的喜好来进行活动。例如在进行“剪纸欣赏”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办一次有关剪纸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剪纸步骤,让学生进行实践,然后将成果用来进行班级的文化建设。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剪纸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进行多样化的剪纸比赛活动
首先,小学生有一定的好胜心。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进行评比。如装扮教室,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利用课余时间整合手中的各种资源,或借助互联网,制作装扮教室的设计方案。其次,在下一节美术课上,各个小组代表进行展示,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佳装扮方案,再由大家提出意见进行改进,取长补短。最后,大家一起动手,根据方案装扮教室,教师也可在学生动手过程中再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新设计元素,制作各种各样的剪纸装扮教室。
4、布置家庭作业,携手家长共同完成
家庭的和谐与否对小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至关重要。剪纸创作操作简单,教师可以将其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这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增加相互间的默契。此外,家长可以在此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寒假的时候,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有特殊寓意的剪纸,装扮家庭,不仅增加了年味,让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年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谐,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更加热爱生活。
5、多积极评价学生作品来维护学生的兴趣
在剪纸教学中,老师应多给予孩子们剪纸作品一些积极的评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希望能得到人赞美的。小学生们更是特别在意老师的评价。老师的一句赞美,一个红勾,一朵象征表现良好的小红花都会让他们很开心。所以,老师们了解好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多赞美他们的成果,会能更好的维护小学生们对剪纸的兴趣。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有一些学生可能不是剪得特别好,但是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除考虑作业质量外对那些认真参加学习、大胆表现自己感受的学生均可给予肯定的。而且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学生的上进心,所以多鼓励那些成果不是特别优秀的同学也是很重要的。另外除了老师点评一外,还可以通过展示比较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相互点评。以此来推进培养大家都想变得更好的思想养成。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从中获取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加深学习剪纸的欲望和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增强剪纸教学在小学课堂的趣味性,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性,因为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才能更有效。同时,剪纸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欣欣.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
[2]申晓彤,刘玉杰,李民.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