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赵圣倩
[导读] 时事政治作为国内及国际政治热门事件的综合体,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
        摘要:时事政治作为国内及国际政治热门事件的综合体,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时事政治是整个高中阶段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学生必须要了解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必然要求,时事政治的存在运用对于改善枯燥无味的政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着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视角;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有效运用
        1、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作用所在
        1.1政治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基本上都是以理论及概念化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主,这些知识用语专业化程度较高,再加之知识学习以这些内容的背诵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十分枯燥无味,继而缺乏学习的兴趣进积极性。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加入了时事政治,时事政治因其自身的时效性等特点,为原本枯燥无聊的理论性政治教学内容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丰富政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将所学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做出完美结合,在深化学生对于所学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即便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教育事业改革工作,但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升学压力、教师工作压力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极大的压制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忽视了学生水平差异采取统一化的教学,并且因为教学方式存在的单向化问题,导致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降低了教学效果。通过时事政治的应用,使得政治教学的双向化逐渐凸显出来,学生在结合时事政治及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顺应了新课标中尊重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
        1.3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继续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方式,是完全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教学需求的。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并非只是单纯的考察学生记忆及理解概念化内容,更加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下,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全面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而时事政治作为国际范围内热门事件的综合体,将之用于高中政治教学,因其自身源于生活,学生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借助所学知识将问题解决,长此以往,学生自身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就会有着十分显著的提升。
        2、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应用状况分析
        政治这一门课程落实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及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政治觉悟,时事政治作为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教学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时事政治和政治理论的全面结合,不但可以帮助将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到政治事件分析中,同时也是学生国际视野拓展的有效方式。但从目前的情况,高中政治教师并没有对其形成应有的重视,即便是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时事政治,但绝大多数的应用仅限于时事政治事件的简单复述以表面化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在点评时事政治事件的过程中,带入了自身的情感,导致评价有失公允及客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对于实时事件的认知过于片面化,并且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理论的脱节,直接拉低了整体教学效果。
        3、新课标视角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1时事政治应用于新课导入
        政治学科的知识点偏向于专业化,语言上存在着学术化趋势,导致其内容较为枯燥的无聊,致使学生对于政治学习兴趣缺缺,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为了更为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讲解新课之前开展课前导入活动,而时事政治就可以用作课前导入活动的重要资源。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与本堂课相关的国际上的时事政治,借助这一类新鲜事件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除此之外,也可以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铺平道路。比如,在讲解价格变化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2019年的猪肉价格变化及走势情况作为切入点,让其通过实际生活经历讲述一些在价格提升之后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实际生活情景的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凭借实际的生活及教学情境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及记忆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政治教学效果。
        3.2时事政治用于政治概念内容的理解
        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中的一些知识点理解起来具备一定的难度,再加之这些理论偏学术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时事政治的引入以及与所学知识的配套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深刻理解所学的政治理论内容。
        比如,在讲解与国家利益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利比亚的危机入手,让学生从相关的时事政治出发,通过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危机出现的背景资料,以便为接下来的政治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基础。并且在理解一些较难政治内容的过程中,结合时事政治就会容易很多,借此来全面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3.3政治课堂教学观念的全新转变
        当前,我国深入推广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这也是时事政治得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基础条件之一,。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需要在全面尊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做出知识点的双向交流、传递。在这一全新的教学要求之下,教师需要以课堂教学观念转变作为基础,与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作为基础,营造出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全面发掘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逐步引导加强对于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确保其对于时事政治有一定了解之后,可以在课后积极主动的搜寻时事政治,并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所学问题解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合理穿插时事政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时事政治事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堂中穿插讲解,应用的时机主要为上课开始前5分钟。首先教师对时事内容进行简单的叙述,而后通过相关的知识点予以引述,并深入讨论,最后在整节课程结束前5分钟进行总结。具体的时事政治在课堂上的应用时机并无统一的标准,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时机。
        例如,在讲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章节时,可以在课程结束前用几分钟将中华文化在国外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时事热点同本节课程内容进行结合与拓 展延伸,从而使政治课堂充满活力,使政治课程不再只是简单的政治性概念内容。
        4、总结
        在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在全面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既要重视解决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问题,使政治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发展服务,又要注重学生面对具有选拔性的高考能力培养,使学生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政治综合能力,从而体现新课改理念。
    参考文献
        [1]马骐.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教书育人,2019(19):45.
        [2]萨仁高娃.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78-79.
        [3]王冬梅.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8(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