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地理分层成功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谢 锋 灿
[导读] 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每一个学生实现有效的发展。在此理念指导下,分层成功教学应运而生。当前我们处于信息时代,学科教学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在本文中,本人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详细说明,如何实现初中地理分层成功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信息技术;分层成功教学;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同时,在信息时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多元发展。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分层教学,使学生们获得学习成功。如此背景下,分层成功教学出现,其不仅强调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们获得有针对性的发展,还强调使学生们通过学习享受成功,使学生们实现和谐发展。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分层成功教学呢?在文本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此进行详细说明。
        一、学生分层分组
        分层成功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的分层为保障的。众所周知,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差异。要想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立足学生们的差异,将他们划分不同的层级,并将相同层级的学生纳入到一个小组中,从而针对各个小组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
        具体地,我在组织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按照学生们的学习差异,先将他们划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这三个层级。其中,学优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同时地理基础扎实,能自主地学习新知,有较强的地理分析能力。中等生,地理基础较扎实,渴望取得地理学习进步,能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中。学困生,地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不重视地理成绩。根据学生们的如此分层情况,我按照同组同质的原则,将层级一样的学生划分为到一个小组中。
        二、课前预习分层
        课前预习是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阶段。根据学生们的分层情况可以看出,学优生可以有效地参与预习活动,中等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学困生可能会逃避预习。预习是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的。如果各个层级的学生无法有效地参与到预习活动中,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拉大差距。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利用微课调动学生们的预习积极性,同时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难度等级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保证各个层级的学生能在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建构对新知的认知,真正地做好上课准备。
        以“辽阔的疆域”为例,在组织预习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为学生们统一录制了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微课,同时将不同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传到班级微信群。
        《辽阔的疆域》自主学习任务单
        观看微课,完成如下学习任务:
        学优生:
        1.自主观看教材,建立对新知的认知。


        2.中国领土四至点填图,自主地读出和写出四至点的经纬度。
        3.估算我国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跨过了多少个经度和纬度,计算我国的东西、南北的距离,总结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地理现象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4.辽阔的疆域对我不同地区的气候、经济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等生:
        1.自主观看微课,结合教材内容,学习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填图。
        2.读出四至点的经纬度,估算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跨过了多少个经度和纬度;东西、南北的地理现象;
        3.分析辽阔的经验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困生:
        1.观看微课,分析教材,自主学习中国领土四至点填图;
        2.读出四至点的经纬度;分析我国是东西长,还是南北长;
        3.总结东西、南北不同的地理现象。
        如此不同难度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辅助不同层级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新知,便于建构对新知的理解。
        三、课堂体验成功
        课堂是分层成功教学得以有效应用的主要场所。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们因为被剥夺了学习的主体性,很难体验到学习成功。这也是部分学困生和中等生不自信的原因。在预习活动体验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学生借助微课和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分析教材,建立了对新知的认知。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立足于此,为学生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们在展现学习所得的过程中,进一步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获取成功,树立自信心。
        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会学困生展现他们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讲述基础知识。中等生联系自身的课前学习情况,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或补充。面对中等生出现的问题,由学优生进行补充和纠正。如此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使各个层级的学生真正地体验了课堂,便有加深对所学的理解,还可以获取满足感,增强学习兴趣。
        总之,在实施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分层成功教学方式,使各个层级的学生,既能获得对新知的认知,又能获得学习成功,提升地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金华.浅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19.
        [2]陆亮.基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