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金珍妮
[导读] 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并非小事,其中班主任起着决定性作用。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并非小事,其中班主任起着决定性作用。班主任既是教育者,班级的组织者,又是班级的领导者,所以班主任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管好班级,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一个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成效,为此,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管理经验,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有价值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只是教学课堂上,还应在课余时间关爱学生,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该如何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呢?以下,本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有效策略。
        一、关爱学生,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关爱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绚丽的生命,根据他们的特点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关爱与尊重,促使学生愿意听从班主任的管理,以此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多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及思想动态,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像朋友一样与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从而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比如课上发现某一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特认真,但忽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的情况,班主任就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生转变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重新进入正常状态,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有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在班级中可能会有一些自卑,班主任可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为家境贫困的学生买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必需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照顾,以此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效引领学生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二、差异管理,让每个学生发光
        所谓差异管理,就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以达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由于小学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不同,这就使每个学生都有独自的个体性特征,所以,差异管理就是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比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发现学生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无法起到良好效果,就要立足学生事情,秉持“经营好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制定差异管理策略,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给他们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的机会,有目的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感受到班级成员的关爱和欣赏,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前进的动力,实现良好的差异班级管理目标。
        三、宽严相济,做到一视同仁
        作为一名班主任,尤其是小学班级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宽严相济,一视同仁,说起来简单,然要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就有难度了。小学班主任要把自己的爱和精力均分到每个学生身上是很难的,因为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另外,在班级管理中,宽严的程度也不是绝对的,主要以达到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为标准。
        我们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的学生比较叛逆,有的学生比较听话,那么班主任就要采取宽严相济的措施,对班里的学生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把学生管得太死,更不能优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调皮的学生,而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全方面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爱,感受到教师的用心教育,从而激发起上进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用自己的言行、品德去影响学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地影响。
        四、家校合作,发挥教育合力功效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校沟通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可定期组织家长和教师交流活动,教师和家长相互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教育学生的合理方法,在家校合作的作用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比如,在具体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通过现代通讯工具与家长取得联系,如通过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等,在家长时间方便之时,与家长充分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可通过交流找到对学生实施教育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采取有效的策略对班级进行管理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不断成长,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燕.浅论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43+64.
        [2]潘佳佳.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99.
        [3]李润梅.“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