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场景德育塑造生态班级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柯大芬
[导读]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在长期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不断地践行实践,寻求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新方法。
        一、明确育人方向,确定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级成长的轨迹和方向,一个班级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和努力的方向。本学年,我班的目标是“合作创新,互利共赢;我阳光,我快乐。”
        二、集学生智慧,彰显班级管理特色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走进学生的心灵,传递给学生赏识的精神能量,培养出心智超群的阳光少年,正如我的“班级目标中所提倡的那样:“合作创新,互利共赢;我阳光,我快乐。”旨在激活孩子们的灵性,让孩子们内心灵动而仪表端庄,文质彬彬而个性飞扬。
        1、自主管理——给学生减压,也给自己减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学生心中,才会获得成效。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制定班级制度不仅为了班级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
        本学年我为孩子们量身制定了促其成长的班级星级管理评价制度,如全能星、守纪星、智慧星、安卫星,以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让学生体会只有付出才能收获的道理。还有学生成长展示栏、室内生物培养展示台等。其中,最能促进孩子们自主管理的是“班委会竞聘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职责竞聘中来,实行“能者上,庸者让。”每种不同的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实行岗位竞聘竞争机制,让学生从小学会竞争,参与竞争,感受竞争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充分发挥小助手的示范引领和帮带作用。
        2、巧用“师徒结对”,合作共赢。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能力有强弱,学习有优劣,要让学生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鼓励学生在四人的小组团队中分类结对,加强合作,既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促进了同学间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好处,这样,老师不仅解放了自己的时间,更发挥了学生的帮带作用。


        3、别出心裁的明星榜建设
        班级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应该洋溢着欢愉,营造积极健康乐观的氛围,让班级成为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基于此,我设计了一系列明星榜,如纪律星、礼仪星、环保星、智慧星、全能星等,每周一评比,每月一公示,这些亲切光荣的称号促进孩子们自主发展,以点带面,勇于争优,充分享受享成功者的喜悦与幸福。
        三、善用身边资源,让场景德育润物无声
        亚里斯多德说“自然是最美的”。场景德育是将德育还原到学生最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美、欣赏美,最终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通过学生生活场景中的细节美,便处处成为德育场景,时时成为德育契机。这一德育的育人方式始终引领着我追求教育无形,润物无声。
        1、将计就计“用活”学生。
        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有序而不沉闷,活跃而不杂乱,这个“活”,不是事先想好用什么方法来训练学生,而是在平时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灵性的表现,再用学生的灵气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身上的个性潜能。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小组集体交流展示时,对孩子们能说出不同的评价,就高兴地表扬他们,并提醒他们说:“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说不一样的话;又如,在班干部管班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动脑子去处理班级中的突发事件和日常事务,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向我汇报,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潜能。可以说是将计就计,“用活”学生的一大育人策略吧。
        2、用爱传递爱。
        班主任,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应该传递着诚挚无私的爱。每天清晨跨进校门,作为班主任,我首先来到教室,看看学生们是否平安及时到达,有无特殊情况;每当下课时间,我会充满爱意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们的肩,与学生无拘无束地聊天,和他们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聊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亲近学生,慢慢地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爱孩子们,也希望被爱包围的孩子们懂得去关爱别人、关爱父母、关爱老师、关爱同学、关爱需要关爱的人,让“爱”永远传递,永不停息!
        四、善用家校交流平台,架起情感互通连心桥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家访、网络聊天等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信息,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师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同时,家长会也是连接家庭与学校信息的重要纽带,我充分借助这一平台,将家长会变成“家庭教育培训会”、“亲情互动联欢会”“个人才艺展示会”,让它不光是交流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更是成为家长育子经验的培训和感情交流的盛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