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 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张贤武
[导读] 初中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是发展智力培养思维的黄金时段
        摘 要:初中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是发展智力培养思维的黄金时段,这段时间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本人今后的发展都会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方法还是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思想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教程,尤其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这篇文章将全面分析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疏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这里讲到的数学化思想,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数学再创造的过程。这个“再创造”不是要求同学们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或者是新的数学思想。而是在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书本上的知识自己去构造笼统的数学系统,从而培养出适合于自己的数学观念,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学习数学有了信心,就可以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体。
        1 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
        1.1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差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思想观念以及学习态度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过程中,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的调整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和学习环境;还有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初中的数学难度比小学的数学难度加大,有些知识点更加需要考验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大也会导致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差,在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学习压力与负担的同时,数学的学习成绩也会下降。
        1.2教师教学形式单一,难以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学习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初中教学都不能够实现小班教学,原因是因为我国的人口比较密集,但是却很大程度上缺乏教学资源。也就是说,很多教学,尤其是初中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实现小班化。在现有的大班体制下,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统一,学习差异也比较大。老师要兼顾众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细节解决问题方面就会出现困难,一般情况下老师都很难接触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需要怎样的帮助。这还需要同学们去主动的寻求帮助,否则就会缺乏老师的指导,从而降低了课堂质量。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下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会打击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3对数学化思想重视不足,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过分偏向实际操作
        老师过于注重考试,过分偏重于实际应用数学,也导致学生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在数学的学习上,双方都忽视了数学化思想的学习和应用,没有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体系,缺乏创新思维,导致数学的学习不尽如人意。
        2 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教学教育中的应用的策略和方法
        2.1转化教学方式,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数学化思想推进的进度关键还是要靠学生的支持。

因此,只有先提高同学们对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才可以有机会转化教学方式,同时也转变同学们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课前,老师可以先适当的抛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一些有趣的知识问题,留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自己探究和讨论,让同学们感受到解析知识过程的快乐,把被动的灌输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汲取。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只是个引导者。学习的主体还应该放在学生的身上,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有归纳知识总结能力。数学思想由“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等多种思想串联起来,而这些思想渗透在初中数学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归纳总结能力更是学生培养数学化思想的重要因素和必要前提。比如人教版的初中数学课程中: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x-16)×2+(x-16)-2=0时,我们发现该方程还可以采取换元的方式进行求解。这就需要老师将数学化思想融入初中数学计划和目的中,通过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思想的提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课堂章节总结或复习,以及某个数学知识概念和定理,公式都可能规划出数学化思想。
        2.3多元化风格,让学生在数学化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的思想热情
        老师要根据学生接受问题的不同程度,不同学生以及不同班级的学习特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去形成多元化的教学风格,以适用不同的学生群体。比如,有些问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老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3-x<2x+6时,得x>-1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式,利用数轴将不等式中的解集进行直观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形象看到不等式的解有多种。还有在学习“平面图形认识”这一章节时,对角,点和直线位置关系,以及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又如,已知平面上有a,b,c三点或者a,b,c,d四点,通过没两点画直线多少条?这时,老师可以采用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对平面上的三点或四点进行分类分析有如下几种情况:(1)三点或四点共线情况下可以画一条;(2)三点或四点不共线的情况下,分别可以画三条或六条。教师通过创设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和大胆猜想。暴露出学生思考的思维,并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会使用数学化思想去学习数学相当于掌握了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精髓,数学化思想粘合了书本固定的知识和学生可变的思维构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影响着接受知识范围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也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化思想要比教师传授数学知识更为重要,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是培养人才的良好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数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
        [2]郁春城.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2016(09).
        [3]李明.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