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升小学时期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科学素养,使其可以更好地与将来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接轨,故小学阶段专门设立了科学学科课程来达到教学目标。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立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由于各种原因,科学学科课程仍然没有被重视起来。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课程;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高速化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公立教育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已经得到了普及。面对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更科学化、针对化的教育内容,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社会对小学时期的各科教育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的持续推进也为小学科学课程建立了更加明确的教学方向和教育理念,本文重点讨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小学科学课程设立的意义
时代在进步,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提高下一代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设立了科学课,课程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启蒙,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让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的主要课程内容还处于基础层次,升入初中,随之而来的是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政治等涉及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与理论兼具的学科,如果没有小学科学课程的良好启蒙,那么孩子升入初中之后无法第一时间适应这么多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立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对其未来发展也具有一定意义,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科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科学课的设立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但从如今的教育现状来说,科学课程并不被学生和学校所重视。
从学生角度来讲,在小学时期,大部分学生思想仍然处于懵懂时期,并不对科学课有着深刻的认识,在科学课程的课堂上,许多学生都不会认真学习“科学”这本书,学生在科学课课堂中的表现基本上可以体现为不重视、课堂纪律差、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语数英等课程的学习情况,相反的,对于不需要进行考试的科学课,往往很少关注。
从教师角度来讲,大部分学校并没有专门聘用讲述科学课程的教师,就师资情况来讲,科学课的教师力量是非常弱的,专门进行科学课堂研究的教师也是少之又少,而且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可能由于经费等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个教师带多门课程的情况,这给教师不仅带来了较大的备课量和教学压力,也降低了教师讲课时的教学效率,不少科学课教师都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故其并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教学目标。
[1]
三、提高科学课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科学启蒙”的教学目标规划
要做到正确、严谨地评估某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良好,首先要为其规划好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课程亦是如此。所以,设立一个可行、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从宏观角度,我国对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的设立很详细。
对于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而言,科学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科学探究”,要正确培养学生探究某一现实现象的实验思维,指导学生看待一切事物都应以客观、科学的角度进行。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生来就有的,但是他们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对其进行引导,要设立正确、科学的探究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即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一到三年级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是进行科学探究时必备的技能,比如测量、观察、推断等基础技能,应为低年级学生在未来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独立探究等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是让学生以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万事万物,培养其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启蒙的教学目标,学校和学生都必须共同重视这些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方面也应重视科学课程师资力量的引入,一方面减轻其他学科老师的代课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各科的教学效率。家长也应该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多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让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不应只重视考试成绩。[2]
(三)主动寻求社会教学资源合作
在地方,往往会有一些科学博物馆如天文馆、历史馆、科技馆等一系列面向社会开放的社会资源,学校应积极与博物馆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争取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学校可以在每年的固定时间里带领学生到相关博物馆里进行参观和学习。不仅是博物馆,在社会中还有许许多多良好的潜在教学资源,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发现和寻求合作了。
四、结束语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我国自建国至今也在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建国之路,由此可见“科学”的重要性。“科学”并不只局限于教育教学领域,在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笔者希望科学课程可以得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勇. 浅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43):153-153.
[2] 扎吾列&#;木拉提.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关爱明天,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