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 植实践中挖掘数学文化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喻红
[导读] 在当今社会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摘要:在当今社会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国家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小学生与土地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于种植的了角就更少,如何在种植实践中去挖掘数学文化成为我们要研究的主题,我们从种植实践中挖掘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种植、数学文化

        《新课标》基本理念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美国著名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认为:“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数学是一种理性精神。”数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它不仅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而且它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人类为真理而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 而对于数学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诠释,南开大学顾沛教授在谈及数学文化的内涵时,他提出了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阐释数学文化。数学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处都可以发现它的影子,可以说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由于数学无处不在,种植实践中的包含哪些数学文化?如何去挖掘种植实践中的数学文化呢?成为我们想要研究的问题。
        基于上面种种原由我们将结合我校的种植园,以“种植”为主题来研究种植中数学问题,并用书本上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并将其带入到平常的学习中,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去了解种植中的数学文化。在种植实践中发现种植和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去挖掘数学文化。
        一、种植实践中挖掘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数与代数在小学阶段包括: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 、探索规律。其中数概念的建立,对数的运算的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与数量关系是要求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而在种植中也蕴含着小学阶段所在掌握的所有知识。如我们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就可以先让孩子们到我校的种植园里去参观,数一数园里一行种子多少棵白菜?可以从左往右数,也可以从右往左数,然后用简单的图画出来,以备上课用。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充分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从而达到对数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之后,我们又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代替白菜画出与白菜棵数相同的数量。还可以把这些数画在数轴上,从而达到数形结合,让孩子们了解数的顺序性。又如在数的运算中,我们会了乘法之后,让同学们运用乘法在种植园中去寻找简洁乘法并用乘法估计一块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相同的菜。《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对这些常见数量关系的了解,特别是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问题解决的核心.特别是“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数量关系,多数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类数量关系。在种植园收获的季节,我们先组织孩子们进行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体会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在采摘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工作效率并不象书上给出的是一个绝对平均的数,而在采摘中,由于受体力、环境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匀速劳动,因此,工作效率就不是一个绝对平均的数,而是一个平均数。并在现实中计算自己的劳动成果。

接着我们又组办了“展销会”,孩子们把采摘回来的蔬菜进行销售,孩子们在买卖的过程充分运用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交易中的数学问题。以买卖中,孩子们可能接触到小数的乘法计算,该如何解决?孩子们就想到了借助工具——计算器来帮忙,并在给付钱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给积取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呢?进一、去尾还是四舍五入法呢?孩子们充分联系实际,运用了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在种植中,孩子们找到了与数与代数的中的许多知识,并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解决种植园里的数学问题。在种植、管理、采摘、销售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运用于生活。
        二、种植实践中挖掘几何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种植实践和图形与几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种植土地中,与点、线、面、体都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怎样在种植实践中去挖掘与运用呢?我们在教学中联系教学实际,充分运用我们种植园的资源,三年级上册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我们就让孩子们到园子里去走一走,亲身体会什么是一周,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在计算周长时,以长方形为例,孩子们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把四条边的长度都测量出来,然后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也有孩子发现,长方形的周长不需要测出四条边的长度,因为在种植园里测量长度比较麻烦,可不可以少测量一些长度呢?有孩子就想到我们只需要测量出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了。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思考总结,这样的学习是孩子们愿意做的,也乐于做的,在快乐中学习孩子们的感受更真切、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三年级下册教学“认识面积”时,就可以从面积的由来入手,让孩子们去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搜集的数学故事:在古代埃及,尼罗河每年泛滥一次,洪水给两岸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但也抹掉了田地之间的界限标志。水退了,人们要重新划出田地的界限,就必须丈量和计算田地,于是逐渐有了面积的概念。这与我们种植园的情境有相似之处,每当种植园的作物收获之后,我们就要平整土地,重新划分种植作物的大小,孩子们有亲身经历,也能理解重新划分的大小其实就是这块土地的面积,孩子们在实践中就建立了面积的概念,从而体会了数学史的发展。当孩子们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之后,再在实践中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就水到渠成。我们不停留在只发现体会的层面,让学生在通过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来记录自己发现的数学美。
        三、种植实践中挖掘统计与概率方面的知识。
        在种植中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自管理作物,收集平时的管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绘成统计图,以图中分析来年应该如何改善管理方法,怎样管理可以使果实收获更好。
        这个主题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数学实践中升华数学文化,并且数学作为文化还在于她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我们将种植实践和数学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得出结论。并且在“种植实践活动中”里让小学生们去大胆实践,让小学生们融入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感悟、学习数学文化,通过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反复观察,形成概念,不断验证,即通过探究,来获取新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学习也加强了小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也与现代科学中心的教育理念一致。这样的学习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对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和无限的欢乐。

参考文献:
[1]段灿松         数学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