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赋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但是在实践小学合作学习模式之时还需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应用时机、途径,保证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基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切实发挥初中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张扬个性。但是,从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领悟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合作学习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被引入课堂,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助于数学教学中多边互助效能的发挥。在一个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数学课堂上,每一位学生均可以得到参与和实践的机会,都能够对探究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学生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掌握了多元化的学习技巧。在学生群体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课堂局面,形成多边互助和多元对话的良好教育格局。第二,有助于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指导。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在小组当中的角色定位,完成能力范围之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第三,有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价值。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担当着指导与启发的责任,能够让学生在全程参与和发挥自主性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提升主人翁意识。第四,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初中数学教学的宗旨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思考和解题,实现学以致用。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做到集思广益,让学生探究有效的解题路径,共享智慧和才华,提高解题效率,完善知识体系。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在于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的不均衡问题。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来完成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是需要教师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每一节的数学课堂都需要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课堂上,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在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上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导致能力较弱的小组拖慢了整体的教学进度,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其次,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的优势受到了影响。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过程超出了能力范围,在没有其他成员帮助的情况下很难跟上整体的自学进度;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如果不对完成小组自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那么配合其他学生的进度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合作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沟通和分工合作。但是习惯于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的学生往往并不能迅速地形成这样的合作意识,以致合作学习名存实亡,在合作的形势下仍然是每个小组成员单打独斗的学习。最后,当前初中教学中的评价制度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冲突。而及时的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完善和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克服这些缺陷与不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强化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
(一)设置灵活的合作情境,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在考虑情境创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成功引起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意识。比如,教师在进行“位置和方向”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每个小组成员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把班级每个成员的位置,设计成电影院的场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发每个成员的座位号,按照手中的序号,进入到教室内。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把每个小组按照一定顺序,安排到班级的座位上,让学生逐步理解“一排八号、两排九号、三排七号、四排三号、五排四号”等等,清楚地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加强各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全面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
(二)切实改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假象问题
合作学习活动会存在假象。教师为学生明确讨论主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此时组内成员你一句,我一句,教师无法听清学生在讨论什么。还有一种情况是组内的某一成员唱独角戏,其他组员只是单纯地听一位组员的发言,期间不插话,也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明确每个人的分工。笔者是这样做的:先明确组内成员的责任,之后制订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要求学生在讨论前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他人,最终经过讨论产生集体意见。对学生的提问也应该有所改变,以往是“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此时应该改为“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此外,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把握话题方向,必要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效协调学生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使得合作学习活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组织多样化的合作活动,丰富学生的合作内容和形式
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富有活力和生机的,而活动的方式,更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把活动与合作进行完美的融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才会不断得到拓宽。教师要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出精彩的游戏活动,把游戏真正运用到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拓宽学生所学的领域,从而达到学生合作能力的全面提高。比如,教师在教学“除法”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乘法口诀的背诵。然后,以乘法知识的回忆为例,接着组织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开展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速度最快。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水平,加深学生对除法知识的学习,并学会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法则,展示出小组合作的无限优势。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分组工作,并充分依据教学大纲、内容,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课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黄国见.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2):142.
[2]李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9(A1):81-82.
[3]杨叶珍.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数学应用题领学策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05.
[4]陈高平.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108.
[5]陈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