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下,各种机遇和挑战要求更高质量的基础教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日益显著。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单单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公式计算问题,而应考虑学生的思考、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是每个小学,每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因此应紧抓素质素养为教学核心,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有效性探究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一项教学要点,现在已经用“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取代了“应用题”这个概念,不仅是换了一种说法,更给这一内容增添了新的内涵。除了纯粹的数学题,以非数学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也在这一教学范围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推理等环节完成对于问题的解决,这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下文将具体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老化,解决问题死板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范围涉及幼儿至大学的各个阶段。很多中学开始率先响应,取得很好的成效。然而小学的教学模式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进行,仍然是以课上老师授课,课下布置大量作业为主,据相关部门统计,小学生的课后作业是最多的。大部分小学数学的课堂普遍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发言,课下布置大量计算以巩固所学知识,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模式过于简单,导致学生解决问题方式固定唯一,严重遏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应该作出适当改变。
(二)教学目的片面,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正式开始接触算术是小学一年级,因此正确恰当的教学能帮助学生从小建立良好的思考能力和数学意识。但是多数数学老师的目的单纯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相信很多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会达成共识:严格让学生的做题步骤和思路与老师一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二、针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提出相应建议
(一)把握“读”这一前提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在问什么,即学生的审题能力要得到提升。故要求教师给学生灌输学生认真读题的意识,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具体来说,在读题时,可以先粗略读,获取题目的主要信息;再细读,找到关键词以及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等;最后进行详读,着眼于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脑海中会有清晰的关于这一题目的轮廓。例如: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中有5个乒乓球,现需买6袋,需要多少钱。
这一题目不是很复杂,只要学生认真读题了,明确“有6袋乒乓球” “每袋5个”“一个乒乓球2元”这几数学信息,理清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快地解答。
(二)创设情境,助力问题解决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形象生动的数学课堂,所有学科的课堂模式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只要把握教学主体不变,上课方式可以随意切换,好的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更灵活地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活思维,解决问题。比如:小明从甲地到乙地,走了两个来回,共走了300米,现需要计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让学生明确“两个来回”这一概念,故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也“走一走”,感受两个来回这一概念,这对于他们的解题来说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日后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理论结合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感叹学习数学在生活中毫无用处,因此对待数学不上心,数学成绩也很难提升。对此,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要注意将实际引入课堂,使学生充分理解生活中的数学,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为例,老师应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并准备好长短不一实物参照,在课上,老师可以先抽查课前预习情况,随后拿出参照物,让同学们估计尺寸,课下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实物尺寸,下节课检查等。通过把学生的目光引导到课堂之外,并用运用数学知识给予解释,可以使学生对该部分的学习更深刻的掌握,进而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益处。
(四)发展简化思维
数学课堂是小学极其重要但相对枯燥的课堂,老师一味的讲解习题,只有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顺利完成课堂学习,其中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老师的讲课方式。而且在面对一些数学题时,学生会觉得复杂,无从下手去解决,更让他们对于数学学科望而却步,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简化思维。一方面,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去掉多余信息。另一方面,化大为小,在面对一个大问题时,要能把它分割成小问题。例如:某饭店买了一批蔬菜,其中有萝卜65千克,黄瓜比萝卜多15千克,番茄的千克数是萝卜的3倍,求萝卜和黄瓜一共有多少千克?番茄比萝卜多多少千克?面对这一题目,学生可能读完就会觉得绕来绕去,此时需要把问题分隔开,如,要求萝卜和黄瓜一共有多少千克,先算出萝卜的数量,再算出黄瓜的数量,相加即可。不管面对何种数学问题,题干有多长,都要从要求的问题出发,把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问题。
三、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任务的核心部分,同时小学数学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先头部队,教学任务艰巨,以核心素养为主,立足从小培养和长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凌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2): 152-153.
[2] 叶妙法.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认识钟表》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7(04):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