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运算技能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微课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丰富拓展了数学教学素材、优化了数学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广大师生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微课融入课前学习、教学导入、数学知识讲解、教学延伸拓展、课后巩固复习环节,借助微课优化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达成度,以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源于美国,那时一位美国教师将时长一分钟的教学视频拍摄下来,上传到互联网上提供学生学习。之后,这一教学视频引起大众广泛的关注。之后,微课便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被众多教育工作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具体来说,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结合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通常为重难点),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通常情况下,微课内容包括知识点讲解、练习题目、总结、学生反馈情况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微课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时间比较短。时长一般为5~10分钟,最长不会超过10分钟,所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短,适合碎片化学习。同时,这一学习时间与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视觉停留时间相符合。(2)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微课时长虽短,但内容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基本上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对其进行详细讲解,知识重点非常突出。(3)所占内存比较小,容易存储。教师将微课制作出来后,可以将其投放到相应的学习平台上。学生进行下载和保存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合理选题,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选题是微课资源开发与实践的首要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了微课选题工作,才能为后续的教学素材收集整理、整合应用创造前提条件,奠定微课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础。为此,开发小学数学微课时,教师要合理确定选题,确定微课内容是什么。选题本身是一个研究过程,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较强的洞察力。为做好选题工作,教师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提炼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者与之相关的问题,把这些作为微课主题,确保微课内容符合课程教学需要;第二,所选的主题内容要适合用视频媒体表达,与学生的形象认知思维方式相适应;第三,主题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问题不能超过学生可理解接受范围,否则难以发挥微课教学优势。
比如,讲“比例尺”一课时,笔者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研究与分析,提炼出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疑点内容等,然后选取重点知识作为微课主题,借微课资源突出重点。具体而言,笔者通过微课内容向学生展示比例尺的概念及意义,以提出比例尺课程的重点知识。
三、培养教师的微课设计能力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微课应用的第一步就是设计,良好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微课的应用效果。为了加强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笔者认为,学校要扩大培训范围,鼓励教师参与微课培训,还可以在校内组织微课制作活动,让教师多动手操作。熟能生巧,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也会提升。教师培训回校后,可把培训知识整理归类,向学校教师分享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让微课制作水平高的教师辅导微课制作水平弱的教师,相当于“先富带后富”。除了微课具体内容设计的学习,教师还要注重软件的应用,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技术,使微课制作更简便、更高效。
四、应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教学导入至关重要,关乎学生能否在上课的第一时间就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多以语言引导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教学导入效果不理想。而微课视频具备直观呈现、情景交融的特点,能够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第一时间就投入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点、课程内容的问题情境,借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学习兴趣,进行深入思考,进而顺利完成教学导入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从学生感兴趣、熟悉的事物入手,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多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析学生的兴趣点和学情,把这些融入微课视频,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五、注重微课的内涵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清本质和外在,对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因材施教,设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微课的评判标准从来不是看酷炫的视觉效果、精美的外在形式,而是看课程的内涵和本质。高质量的微课与内容相匹配,不脱离实际,不枯燥,简单易学,直观明了,能让接受对象切实体会、领悟到该知识点内涵。
结束语
在新课程及核心素养影响下,课堂教学不再像以前只注重成绩而忽视学生价值观培养和情感熏陶。现在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微课理念适合现在的教育背景,其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微课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它之所以发展快速,是因为其适应当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它的存在对教学方式的改革而言是机遇。但在实际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不应忽视它的缺点,而是应从多角度考量微课的应用,让其发挥最大作用,真正做到服务于师生。
参考文献
[1]吴长辉.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后自主学习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9(A3):68-69.
[2]王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3.
[3]田淑梅.用好微课,服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