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ODE模式是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与探究意识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从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设计教学思路等方面,论述基于PODE模式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育之开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PODE;核心素养
1992年,美国科学家Richard White和Richard Cunstone第一次提出PDOE模式,就是一种新型的演示实验模式,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探究意识。在PODE模式中,强调一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师生共同选择或者由学生自主设定一个实验,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与实验现象做一番准确地预测。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概念认知,自主建构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一 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现在,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受着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在讲述课堂知识点时候,直接就是讲述知识结论,不去探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来源。
PODE教学模式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要求。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材中每一个演示实验做仔细地研究,然后对每一个实验现象与实验目的都应该弄清楚,对每一个实验具体过程中应该了如指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二 设计教学思路
PODE教学模式的开展,设计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本节课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然后根据PODE设计一个“预测-演示-观察-解释”的新型实验模式。
根据雀巢牌脆谷乐添加还原铁为教学情境,教学思路的设计,可以这么展开:
教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东西,大家看看味道怎么样?
之后,教师就把雀巢牌的脆谷乐发放给学生吃,然后让学生分析里面添加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添加这一种东西?
学生看了说明书的配料表,就会想着里面添加了铁。之后,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从脆谷片中分离出来铁的存在?
之后,学生在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中,讨论铁单质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为什么铁与氯气的反应,会有氯化铁的产生?这样,学生从雀巢牌脆谷乐中,就知道铁的存在与性质。这样,学生在一个预测-实验演示-观察-相应的解释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三 教材分析
PODE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对教材应该做一番深入分析。如在上《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这一节课时候,对教材内容应该做仔细地分析。
这一节课主要是学生在学习钠、镁、铝等金属只是基础上,对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原理有基础了解,基本掌握氧化还原只是,培养学生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互相联系的能力,以及观察、解释、预测实验现象,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所以,这一节课教学目标就是,对Fe、Fe3和Fe2具备的化学性质,以及互相转化一个条件,以及经常检验Fe3 和 Fe2的方法。在上课之前,应该预测实验活动,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之后在实验中做观察与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学活动的重点应该是Fe、Fe3、Fe2 等化学性质与互相转化条件,以及Fe3、Fe2 的相互检验。
四 PDOE模式需要更高的学校实验器材配置
目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学习,在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固定的仪器与药品,然后指导学生做分许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就是根据教师既定规定的实验教学步骤来开展,尤其是选择比较固定的仪器与药品,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教师事先规划的教学实验步骤来开展,尤其很多学生在开展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时候,都选择好已经固定的仪器或者药品,这种固定化的实验教学步骤,必然是机械化重复实验操作过程,失去了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目的。
PODE模式存在重要,就是学生对各种实验做预测,学生设计的实验应该是很多实验室没有谈及到的仪器或者药品,这就是需要学生根据化学学科的要求,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资力度,补充各种实验药品与实验器材,使之与各种实验需要相吻合,让实验室成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开放平台。
五 建立基于PD0E模式的化学实验评价方式
PODE教学模式的存在,需要建立基于基于PD0E模式的化学实验评价方式。PODE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需要学生对各种实验进行预测。学生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肯定接触了很多实验室原本没有存在的仪器与药品,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来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让实验室成为一个真正开放性质的教学平台,提高实验课自身的开设频率,使每个实验能在PODE模式指导下开展,有效发挥化学学科自身对人才培育的积极作用。
在PODE模式指导下的化学实验考评方式,不再是简单看学生是否对规定实验操作进行完全复现,更重要是学生在实验中设计疑问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与实践的能力,根据结果,对技能操作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妍,工秋,杨梅.铁及其化合物综合实验探究活动设计[J]化学教学,2016(8)
[2]杨帆,何亚璋.尹求元.用“铁”的事实求证关于补铁的真假传言[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