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的误区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苏瑞能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主要是通过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教学活动的开展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主要是通过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切实掌握数学基础内容,便于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着重以二年级为论述对象,探讨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误区
        引言:
        计算能力不仅仅是小学数学核心的基础能力,同样也是伴随学生终生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于小学二年级而言,计算能力着重强调的是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之间的表现,且小学二年级的计算主要围绕数字的加减乘数这一基础内容,因此,对于计算能力要求更高,如何避免误区存在,强化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一、问题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写字,导致在读写中对于一些数字的写法是错误的,写出来也不清晰,很难辨认,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就会导致经常出现看错题、写错数字等误区,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1]。
        其次是表现在对于乘法口诀的记忆上,对于乘除运算而言,乘法口诀是较为基础必须完整记忆的内容,但是由于没有较多的练习或训练,导致学生记忆不流畅,进而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再次是缺乏耐心,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属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普遍心理发育不成熟,对于事物没有足够的耐心,容易分散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学习,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思想不集中的情况。
        最后是没有良好的运算习惯,如列竖式时写的歪七扭八,导致自己也找不到需要的数字,对不齐数字导致计算错误,或者计算完成后,不会通过估算来对答案进行第二次检查,粗心大意导致计算错误,又或者因此算理不清晰,胡乱猜测答案等。
        二、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分析
        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分析主要就建立在上文中对于现阶段学生计算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只有围绕问题,落实解决,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教学的质量。而根据上述问题,不难看出,学生实际上在计算方面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能力不足,其二是习惯不好。


        (一)培养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计算能力尤为重要,且是为后来学习过程打下基础的关键时候,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体到计算能力上,就是实现“一想”,即找到问题,先想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减乘数”计算的哪一步,找到关键所在。“二看”,就是观察两点,一是对于题目的观察,计算哪些数字,二是对于符号的观察,有没有先乘除再加减的做法。“三算”,三算同样是三步内容,一是通过列竖式,完成计算,二是通过检查列好的竖式,完成对于过程的检查,三是通过估算,完成对于答案的检查。通过这三个步骤的落实,实现对于学生计算习惯的进一步培养,帮助学生避免由于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计算问题出现。
        (二)提升能力
        提升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口算能力的提升,口算是后续进行笔算或是强化心算的一个重要基础过程,通过口算,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熟悉计算,从而避免一些低级问题出现,另一方面通过口算的锻炼,也便于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用估算的方式检查计算结果。
        其二是重视演算,演算过程必须要严谨,从字迹到正确率都是关键,教师要通过对于学生演算过程的重视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演算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
        其三是错题的收集。很多教师都忽略的错题收集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教师认为错题收集是没有必要的,反复计算就可以达到对于计算能力的提升,其实不然,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通过收集错题,才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2]。
        需要强调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看待始终比较片面,教师要多角度的思考,站在学生的观念上来看待教学本身,改进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计算而言,很多教师认为计算很简单,反复练习反复记忆就能够达到效果,但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计算很难,需要很多步骤,逐步完成,才能做对,因此,教师要清晰的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量不是关键,关键是通过过程提高计算正确率,在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这是教师容易产生的关于对计算能力培养的教学误区,也是阻碍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关键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都有一定的问题和误区存在,而计算能力作为基础能力,同时也作为学生进步与成长的重要台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围绕自己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行解决,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才能够真正推动小学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保春.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3):163-163.
[2] 周晓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正确率[J].学园,2018(29):150-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