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物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林敏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培养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培养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比如物理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利用到物理的教学中,这样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生活化的素材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深刻的掌握。
        关键词:初中教育;物理教学;生活素材;应用策略
        引言:
        初中物理主要是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进行教学,对其中的原理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进行整理最后教授给了学生们。初中的物理教学是从八年级开始的,这个年纪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象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认识,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一些物理现象或者是物理原理的生活化物象引入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们在面对熟悉的物品进行学习的时候兴趣会更加的浓厚,学习的深度也会更加的深刻。
        一、目前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的大部分物理教学还是处于‘老师教,学生学的’阶段,学生对于课堂没有多少参与度,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高并且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老师虽然面对这些情况会做一些改变,但是依旧离不开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框架,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有些提高不过效果也并不是很明显。随着新课改的开始,生活化素材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开始慢慢普及,这对于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十分有利。
        二、必要性
        (一)为学习打基础
        初中物理本来就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物理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应用的时候将生活实践与教学联系了起来,创造了一种学生们都熟悉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作用[1] 。并且这种方式也让学生们了解到物理其实是一门来自于生活的学科,只要对生活各种现象有所了解那么学习起来并不是很困难。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对于物理的应用,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提高学习兴趣
        有时候虽然课堂的气氛很好,但是学生却不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就像是我们和陌生人交流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那么这个交流的持续时间会很短暂。将生活化的素材引入物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找到参与课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物理的学习中来。比如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光现象》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对于彩虹现象进行观察,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们亲手制作一个彩虹。对于这种美好的事物基本上所有的初中学生都是见过的,因此在针对这一话题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调动了起来。


        (三)化繁为简
        物理知识有些是比较抽象的,很多时候学生是没有办法进行理解的。一些公式概念不只是念起来拗口,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一个很好的理解,那么会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学生可以对这些概念或者是公式进行理解,就需要在生活中寻找一些素材,让学生们通过素材对概念和公式进行理解,这样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跟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说人教版物理教材《声现象》的学习中,有一个概念是声音是一种波,这是一种抽象的解释,学生们理解起来很困难,但是当将播放声音的仪器放入水中在进行播放的时候水面的波纹就成为了最好的证明。
        三、应用对策
        (一)进行情景教学
        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在课堂上面创设一节教学情景,让学生们利用这个充满生活化素材的物理大课堂对知识进行学习[2]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中摩擦力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别在课桌上面,光滑的纸上面以及泡沫上面给物体施加一个相同的力,让这个物体向前移动,看看他们分别距离起点多少距离,让学生们对于摩擦力的认识更加的直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二)素材融入教学
        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让素材更随着教学进行变化,并且让素材和教学融为一体,在增加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于这节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两个杯子在从中间连接一条线作为传输声音的介质,让学生们通过相互的说和听的过程中清楚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三)知识具体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话的素材让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现象化以及具体化,这样学生们也更容易接受以及记忆。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压强》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将一杯倒满水的玻璃杯上面铺上一张纸,然后小心翼翼的倒过来,通过水没有流出的现象让学生们认识到压强是什么。并且还可以将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入已经燃烧完毕氧气的瓶子中,看着鸡蛋从细长的瓶口进入瓶子,学生们对于压强会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素材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时十分有利的,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应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宿建浦.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 刊,2018(09):150+152.
[2]张良峰.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 讯,2017,15(18):194+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