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 为本引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课堂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李玲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物理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综合发展,将课堂还给学生,开展“以生为本、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物理兴趣,提高物理核心素养,形成物理思维。本文根据当下的教学实况,介绍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以及进行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引导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准确的物理观念和概念,具备用物理视角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与问题的探究思考能力;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教学来说是全新的尝试,未来将迎接着更高的挑战。从整体角度出发,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教学目标层面出发,能够确定教学目的,建立明确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物理思维,促进全方位发展的物理型人才的培养。
        构建以生为本的重点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和谐生动课堂,目前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会。在开展生本课堂时需要抓住物理学科重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让每一堂课的出发点都能完美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思路开展生本课堂。
1.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物理是实验性较强、逻辑思维比较缜密与严谨的学科,在学习时也是困难重重,所以,即便开展生本课堂,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必不可少。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开展物理教学,由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吸引学生兴趣,通过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获得正确的物理思维。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课程主题是探究“力是改变某个物体运动状态还是维持其运动的原因”。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假设推理,并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结论。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来获得结论,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物理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进行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改善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物理学科人才靠拢。
        例如,在进行“物体内能变化”教学时,课上,教师通过进行实验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紧密围绕内能、做功展开,明确学习范围。实验中,教师取小块的硝化棉放置于加厚的玻璃管中,然后利用活塞进行迅速地挤压,当玻璃管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硝化棉被点燃了。学生观察到情境,感受到物理的神奇,从而加强了求知欲望。通过情境,教师解释:对气体做功可以使封闭玻璃管内能迅速增加,使得温度升高,点燃了棉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硝化棉换成卫生纸或者纸片,会不会点燃?为什么?从而帮助学生联想到:做功会使内能变大,温度升高是内能变大的一种表现,不同物质熔点不同等多种知识,促进学生逐渐形成物理思维,提高物理意识及学科敏感度。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物理学科的魅力于它的实验性、分析性、严谨性和逻辑性。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观,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强化实验的探索欲望,追求学科全方位发展。
        例如,在教学“电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电池、铁丝、小灯泡等,制作一个简易的电路装置,让学生通过操作,轻松学习到:铁丝可以导电,完整的闭合电路才能有电荷的正负极流动,灯泡发光的原因是有电流通过……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操作体验,并见证到了物理的神奇之处以及与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在提高操作能力、激发物理思维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4.紧密联系生活,形成深刻物理思维
        教学时,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关注重点,从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去寻找与物理有关的知识。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述来引出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知识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例如,在拿热馒头时,手上为什么沾凉水就会不烫了?通过生活知识引出蒸发吸热的实际应用案例;下雪时撒盐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所以使道路不容易结冰,减少交通隐患;坐车时,遇到紧急刹车,由于惯性身体前倾……通过结合实际生活的举例,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物理眼光,形成深刻的物理思维。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从兴趣导向、问题导向、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基于学科素养的物理学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燕.以生为本 引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课堂[J].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7(9).
[2]王燚.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课堂观察研究[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