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蒋燚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作用,并从笔者的经验出发,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进行融合,能够更加立体丰满的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够转变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为教学提供更加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其本质在于能够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发生以及发展,利于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强化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以及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让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从这个角度上看,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探索性的任务[1]。信息技术同样让数学学习充满着变化,学生在更为便捷的工具和崭新的学习环境的引导下,能够转变传统的学习思维,发展创新精神。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学生也要主动学习,利用好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出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时过于依赖对教师的模仿以及对知识点的记忆,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和探索的机会较少,而数学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之间要进行合作以及交流。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将数学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点,学生动脑动手进行自主研究,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交流探讨,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将原本的数学课堂转变为数学学习实验室,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探究交流以及合作,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论证,有目的地开展学习和探究,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加强,在探究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操作能力
        对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力是重要的考核目标之一,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又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根基,并对个体进行一定的思维素质训练。数学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逻辑性特征,对于培养个体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力中的创造力来说大有裨益。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将定理和结论直接抛给学生,以快速完成教学任务[2]。实际上,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并不好,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理论具象地理解到位,枯燥的知识也变得更加生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抽丝剥茧的优势所在,视频、音频以及虚拟现实等手段都能够将数学知识是如何推理出来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也可以将一些数学的实验在视频中进行还原,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观念的转变,并且更愿意投入学习热情,进而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更愿意主动尝试进行论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发展契机。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抓住信息技术特点,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景
        在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心理认知阶段,根据学习诉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合理的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进行融合,尤其要注重数学学习情境的构建,让信息技术能够拉近课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是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而生活中也处处存在数学知识[3]。这种情境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全面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得到能力的释放。
        (二)运用信息技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能够将原本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主导性地位转变为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对此,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策划出丰富多样富含趣味的教学活动,让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教学内容更加立体饱满的展示出来,教师要能够基于信息技术的特征,策划出不同形式的活动,做好前后的协调部署以及安排,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接纳并消化学习内容,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三)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在整个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能力培养方向之一即为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侧重这一技能的培养,以信息技术展现出数学学习的奥妙以及乐趣所在[4]。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画板工具,先画出不一样的图形,让学生将这些图形拼起来,并组织小组赛,让小组比拼使用规定的图形拼出更多的形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进行多种尝试和探索,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也较传统的数学学习来说趣味性更强,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找到数学学习的窍门和方法,并养成数学自主探究的习惯,利于后续阶段的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能够发挥出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维度、激发个体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在数学教学时主动的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能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运用信息技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教师同样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主动掌握技能,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也需要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学会整合资源,不断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层面上推陈出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能够实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忠元.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8(14):136-137.
        [2]朱昕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669(35):40-42.
        [3]马小梅.优化手段激兴趣化繁为简释重难——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发展,2019,340(2):95-96.
        [4]李国友.浅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一代(下半月),2018,(5):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