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 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陈理
[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愈加地深入人心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愈加地深入人心,一线教师为了践行此理念,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我也积极地探寻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在本文中,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情境教学、生活教学和操作教学这三种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在生本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一线教师探索出了兴趣教学模式。兴趣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驱动学生积极地投身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协同发展。数学学科受到其自身特点的影响,本身就不是很受学生欢迎,在浅薄的学习兴趣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被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我将兴趣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多样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一、借助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的,课堂在教师的掌控下,氛围沉闷,且缺乏师生互动。大部分学生在体验课堂的时候,只想埋头书桌,害怕与教师对视,恐惧教师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加浅薄,课堂学习质量也愈加不良。之所以出现如此问题,是因为教师没有营造出适宜的教学氛围。根据建构主义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获知,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此问题,现代教学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借助特殊场景,改善教学环境的号召。而且,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场景的形式展现出来想,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所以,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借助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为学生们展示了具体的数学现象,驱动学生们观察、分析、操作。具体地,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现了一个长度为10cm,宽度为5cm的铁板,并将这个铁板的四个角各自减去一块,动态地将铁板折叠起来,获取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在学生们观看数学现象的过程中,我提出问题:如果折叠获得的长方形盒子的体积36cm3,那么,四个角各自减去了多少呢?在视觉作用下,学生们会对数学现象建立认知,在问题的驱动下,则对解决问题产生兴趣,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问题答案。
        二、借助生活教学,激发兴趣
        数学尽管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其之所以抽象是因为,数学知识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数学现象是直观的,在现实生活体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它的踪迹。而且,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早已建立了对数学现象的认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基础,通过迁移知识和经验,实现与新知的碰撞,有意义建构新知的。迁移知识和经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获取学习满足感。因此,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以“圆的对称性”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语言描述的方式,为学生们创设了生活情境:在体验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随处可看到圆形物品的踪迹,比如自行车额车轮,饭碗的碗口、射击用的靶子等。那么,这些圆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呢?观看视频,视频中的工人师傅使用一条线和一支笔,就可以画出一个圆,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给你一支笔,一根线,你能画出圆吗?你要如何画圆呢?如此生活情境的创设,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情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获取新知学习方向,有针对性地走进课堂,对圆的对称性进行探究。
        三、操作教学,激发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体验课堂是其产生学习兴趣,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如上文所提到到的,数学知识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是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针对该情况,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驱动学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经历数学现象、数学规律如此过程中,轻松掌握所学,建立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借助操作教学,为学生们提供操作体验机会,使学生们产生学习兴趣。
        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动手绘制圆,用铅笔、直尺等替代直线,移动“直线”,在“直线”位置的变化中,测量“直线”到圆心的距离,将其与直径、半径等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轻松的操作活动,便于学生们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保障。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借助多样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课堂,提升数学学习质量,获取数学学习乐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晓燕,孙海霞.以兴趣为出发点开展好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19):96-97.
        [2]管春秋.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