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赵 守 秀
[导读] 校本课程是顺应新课标要求与素质教育思想而诞生的新兴课程内容
        摘要:校本课程是顺应新课标要求与素质教育思想而诞生的新兴课程内容,其以个性化的教材安排与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征服了小朋友们幼小的心灵,赢得了学生、家长、老师的广泛好评,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课程内容与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实施办法的几点思考意见,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创新研究提供几点意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广为流传与应用,增加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力度,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重视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质的培育,及其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与课程培养,是当前小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且积极配合做出成效的课题创新要求。
        一、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一)老师重视度不高,实际校本课程安排落实情况有待加强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小学低年级老师在实际校本课程安排落实过程中,更注重生字词认知讲解与生活常识、基础学科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锻炼与激发意识等方面的重视与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小学生学科基础差异较大,对于校本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校本课程的出现,将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体系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差异展示得淋漓尽致,也更进一步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而小学生语文学科基础差异较大,对于语言表达与对话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于校本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差距与提升空间。
        (三)教学模式与方式有待改革
        受小学生语文基础差,学生群体课程学习压力与理解能力差距较大等因素影响,当前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方面并不理想,受传统是本教学理念,与知识灌输方式的影响较大,课程教学趣味性较差、知识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备受打击,课程推广与创新效果仍不理想。


        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一)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先进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是教学思想与理念的改革与创新,而这可以通过不间断的网络教程学习与实际课堂实践锻炼逐步积累获得。也可以通过构建专门的班级学习论坛或微信交流群,方便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并集思广益、携手进步与提升。比如,在进行《四季中的节日》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依照传统教学理念会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个别明白,部分似懂非懂,部分一脸茫然地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背诵记忆,当时看起来教学的热闹,实际效果却未必那么理想。然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创新教学现有教学方法,则可以任学生自由交流、探讨,可能这个说元旦、元宵,那个补充清明、端午,另一个再加上重阳、中秋,再有人补充圣诞、感恩节等。或者学生一人一个依次回答自己能想起来的节日名称,及其节日特色、风俗、饮食文化等内容,这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自主合作查找资料、商量课程内容的方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感与成就感,也就印象更深刻,记忆的更牢固,教学效果更好。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与内容
        现代化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更倾向个性化表达,课程安排也更活泼生动。而要更好的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则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实施线上教学。比如直接问“四季中的节日”有哪些,可能大家一下子比较不好理解,思维也会很混乱,想到什么说什么的话,总有遗漏或缺失的情况出现。然而,采用微课碎片化教学方式,将四季,也就是春夏秋冬分开来,分别研究其中西方节日名称与具体时间,节日产生的原因与庆祝活动方式等,引导学生条理清晰的、分步骤探索课程教学内容,顺便利用网络相关词汇、信息推送,了解更多课堂知识涉及不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丰富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水平,十分之必要。
        (三)重视校本课程中的德育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极好的行为习惯、礼仪规范、思想观念、道德体系等建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安排与实践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灌输、影响,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形成尊老爱幼、正直高尚、热爱祖国与人民、热爱科学与思考等优秀品质,从而提升小学生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提升学生思维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爱与感动的能力,劳动生活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效果。
        三、结束语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轻松课堂环境的营造,提供了新的舞台;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创造了可实时参考的教学环境与方法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润浓. 传承经典 培养气质 提升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9(1).
[2]郭凯红. 教材外有万紫千红——例谈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5):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