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赵 彩 颜
[导读]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摘要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使得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地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多媒体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语文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融合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使得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地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多媒体技术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语文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围绕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重新审视语文学科,下面谈谈将多媒体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突破难点、重点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将其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很多教学难点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一些晦涩难懂的古代诗词及一些文学类散文,这些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而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这些内容具象化,通过图像、影像的方式播放出来,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消化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称象》教学时,其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是曹冲是如何根据其他官员称象的方法联想到自身称象的方法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通过对其进行观察,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用船代替秤这一方法的妙处,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理解曹冲称象的可取之处,此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升了课堂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拓宽信息渠道,增加课堂容量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突破书本限制,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
        如《鲸》一课中将鲸分成须鲸和齿鲸,哪些鲸属于须鲸,哪些鲸属于齿鲸,课文只字未提。这些鲸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有何区别,却无从知晓。考虑到学生对鲸具有浓厚的兴趣,我在备课时就通过信息网查到大量关于鲸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围绕“你还知道哪些鲸是属于哪一类的?”进行自主探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既可以为学生展示蓝鲸、虎鲸等图片资料,通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它是哪一类鲸,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自行上网检索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这样就创造性地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这种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语言的训练和实践,突出教学重点,扩大知识面,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使个性化阅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语文教学情境,强化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为学生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学习,更加直接地感受语文教学内容,获得更多学习感悟,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与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画》这首诗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美丽的山水景色,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被优美的景色和生动的动画所吸引,注意力都会集中起来。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并提问:“大家从动画中观察到了什么?”教师提醒学生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学生就能够回答出:“画上分别画了山、水、花、鸟。”同时,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联想春天的景色,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分析这首诗中是怎么写的山、水、花、鸟的。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知识,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完美结合。
        例如,在进行《詹天佑》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初先向学生展示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之后再通过展示八达岭和居庸关的地势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进法”两种方法,使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人字形线路”能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詹天佑对于中国铁路的贡献。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开阔眼界,获得全面提升。
        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新的局面。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巧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愿我们的学生快乐自主的学习语文,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1年第1期
        [2] 黄埔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 《课程、教材、教法》 1996年第10期
        [3]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