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疗效。方法:选取54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2017年5月~2019年5月),共100只眼,分组各27例,50只眼。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组+杞菊地黄汤。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70.37%对比,联合组96.30%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IT对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低,联合组SIT明显较高(P<0.05)。结论: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可提高疗效,改善证候,促进泪液分泌。
[关键词]杞菊地黄汤;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疗效;泪液
中医理论认为,干眼症属于肝肾阴虚证,病因主要为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治则为补肝益肾、调和阴阳。本研究选取54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旨在分析杞菊地黄汤的疗效及对泪液分泌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4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2017年5月~2019年5月),共100只眼,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27例,50只眼。对照组男10女17例;单眼患病4例,双眼患病23例;年龄44~68(48.05±2.87)岁;联合组男11女16例;单眼患病4例,双眼患病23例;年龄42~70(47.94±2.79)岁。两组均衡可比(P>0.05)。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 符合干眼症相关诊断标准[1];符合《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肝肾阴虚证,目珠干涩、白睛微红、夜寐多梦、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签署参与同意书。
1.2.2 排除 合并造血系统病症;合并心肝肺肾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玻璃酸钠滴眼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63),1滴/次,3~4次/d。
1.3.2 联合组
加用杞菊地黄汤。玻璃酸钠滴眼液用量用法同对照组,杞菊地黄汤处方:熟地黄20g,山萸肉12g,山药12g,菊花10g,枸杞子10g,丹皮9g,泽泻9g,茯苓9g。每日1剂,煎煮取300ml汤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分为临床治愈(≥75%)、好转(<75%,≥50%)、改善(<50%,≥35%)、无效(<35%)。有效率=(临床治愈+好转+改善)/100%。
1.5 观察指标
(1)疗效。(2)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由中医证候进行评分,总分0~18分,积分越低证候越轻。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以n(%)、(±s)表示计数、计量数据,n(%)行χ2检验,(±s)行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
与对照组有效率70.37%对比,联合组96.30%明显较高(P<0.05),见表1。
表1 疗效n(%)
3 讨论
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是由于患者泪液质、量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导致的角结膜干燥症,眼表组织稳定性下降,未及时治疗会引发视力障碍。
中医理论认为,干眼症属于白涩证、躁证范畴,其病因主要为阴经亏虚、肝肾不足,治疗原则为养阴明目、滋补肝肾。杞菊地黄汤含有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丹皮、泽泻、茯苓等成分,具有滋阴补肾之效。其中熟地黄、山萸肉可固摄肾精、补益肝肾;山药具有补益肝肾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功效。本研究联合组以杞菊地黄汤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有效率70.37%对比,联合组96.30%明显较高(P<0.05),表明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疗效确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杞菊地黄汤可提高免疫力,抗疲劳[3]。此外,本研究观察联合治疗的成效,统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IT对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低,联合组SIT明显较高(P<0.05),表明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可改善中医证候,还可促进患者泪液分泌。
综上所述,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可提高疗效,改善证候,促进泪液分泌。
【参考文献】
[1] 孙一岚, 杜宇, 任婉娜,等. 杞菊地黄汤内服联合熏敷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临床分析[J]. 内科, 2017, 13(4):121-123+129.
[2] 梁茂新,洪治平. 对新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若干意见[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15(5):40-43.
[3] 赵仲平, 郭翠玲, 邵鸿展, et al. 杞菊地黄汤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5, 10(7):87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