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 王彦琳
[导读] 安达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 安达1514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安全高效,术后恢复快,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影响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亦是继乳腺癌后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传统手术治疗Ⅰa~Ⅱ期宫颈癌的方法为开腹手术,此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且术后恢复慢,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相关临床发现,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运用于癌症患者治疗中,不仅可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将腹腔镜手术用于宫颈癌治疗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诊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0.13±7.26)岁;对照组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0.24±7.28)岁;对比两组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即患者全麻后,在距离脐部以上5cm做一切口,将左侧圆韧带充分暴露后做切断处理并予以结扎,采取相同方法处理另一侧;用中弯血管钳夹住骨盆漏斗韧带,做切断处理后一并切除附件;将宫旁组织分离,打开膀胱腹膜返折,锐性下推膀胱至宫颈阴道段,待确定子宫动脉时,使用双极电凝凝固并剪断子宫骶韧带、主韧带及阴道壁,将子宫取出,最后用可吸收线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方法:患者实施全麻后,选取右下腹、腹部正中3cm、左下腹行穿刺,创建人工气腹、插入腹腔镜探头后,切除病灶,清扫双侧盆腔淋巴结,后撤出探头并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术后两组均使用常规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肠梗阻、尿潴留、淋巴囊肿等术后并发症,并予以统计分析。(3)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FACT-G包括生理状况、社会与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4个方面,共计108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用时、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其他手术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
2.2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尿潴留2例,淋巴囊肿2例,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8,P=0.212)。
2.3 比较FACT-G评分
观察组手术前后FACT-G评分分别为(42.68±8.49)分、(73.85±6.27)分;对照组治疗手术FACT-G评分分别为(42.29±7.53)分、(61.67±8.72)分。两组术前FACT-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ACT-G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宫颈癌治疗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其与开腹手术相比[4,5],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人工气腹建立后,可获得良好的术中视野,准确暴露手术部位,进而能够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2)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目镜焦距使各解剖层次更为清晰,加之术中使用双极电凝等,可在广泛性子宫可在广泛性子宫切除以及清扫腹盆腔淋巴结的同时,减少术中出血,有效保护盆腔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利于术后恢复;(3)手术切口较小,对组织破坏几乎无破坏性,可降低术后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且由于此手术属于微创,故不会留下腹部疤痕影响美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除手术用时较长外,其他指标如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充分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其远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另外,两组术后FACT-G评分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说明腹腔镜手术更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患者远期生存率较为理想,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加快术后恢复进度,并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 王建文,党蓉芳.?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癌症杂志
[2] 朱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9,(3).
[3] 邓凯贤,李维丽,陈春林,等.?ⅠA2~ⅡA2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6,(12):
 [1] 周萍,程静新,姚立丽,等.?经腹腔镜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