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万文明
[导读] 目的:研究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划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根治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改善术后指标,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嗅觉功能障碍、流鼻涕、精神萎靡等,部分患者还容易出现耳鸣、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1]。介于鼻腔以及鼻窦部位结构复杂性,常规根治术创伤面大,严重破坏鼻腔内的正常组织结构,影响鼻窦内各项生理结构,临床效果欠佳[2]。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已成为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较为先进的治疗方式[3]。现针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结果进行总结探讨,详细报道见下文。
1 条件和方式
1.1 基本条件
        采用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划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2例和20例;年龄区间是10至65岁,年龄平均值为(34.53±10.48)岁,病程为0.8~9年,平均病程为(5.27±2.38)年。研究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4例和18例;年龄区间是11至67岁,年龄平均值是(35.56±10.21)岁,病程为0.7~9年,平均病程为(5.86±2.21)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对本研究完全知情,且已签订同意协议书。经研究对比后可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并无显著差别,研究可比(P>0.05)。
1.2 方式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需进行CT影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病情程度以及确切位置。参照组采用常规根治治疗方式,取仰卧位,插管全麻满意后,给予患者进行鼻息肉切除术,将唇龈部位切开并进行剥离上颌窦前壁,凿开尖牙窝,将窦腔内发生炎症病变的部位进行消毒清除,与此同时开放筛窦,为患者施上颌窦根治术。

研究组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方式,即为患者进行插管全麻,采用内窥镜为患者鼻腔内情况进行详细检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将患者鼻腔内息肉切除,然后将沟突进行分离和去除,将患者鼻腔侧面的结构以及筛窦构造清晰全面的展现出来,进而能更彻底的将鼻息肉以及周围发生病变的组织进行再次清除,清除完成以后,查看鼻中隔是否出现异位现象,严重者需给予患者鼻中隔矫正术。操作完成后,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彻底冲洗,将聚乙烯膨胀海绵或纱布条置于患者鼻腔中防止鼻腔出血。术后为患者配合抗感染以及止血治疗,并随时观察患者鼻腔内出血情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最好相应护理措施。
1.3 参考标准
        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式
        通过SPSS软件(22.0版本)做统计,包括计数和计量两方面,分别用百分比和()显现,并通过卡方和t检验,若P<0.05,表明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临床效果
        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9%,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患者鼻腔内产生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反应。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或出现病情迁延现象[4]。而鼻息肉是患者鼻腔或鼻窦粘膜上出现的表面增生现象。一旦患有慢性鼻窦炎就极易合并鼻息肉。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更严重者还可能引发颅内感染等[5]。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时,不仅手术时的视野清晰开阔,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鼻腔镜位置,该手术方式可避免对患者鼻腔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还能确保患者咽部鼓管安全,降低手术中的出血量,操作简单、安全,止血效果好,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改善术后指标,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春娥.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对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疗效及嗅觉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7):61-63.
[2]张炜伟,徐明,冯波.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66-68+72.
[3]夏晓生.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69+72.
[4]杨少峰,赵和平,龚继涛,郑海明,刘鲜妮.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8):3506-3508+3600.
[5]阮改祥,温湘玲.普米克令舒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5,34(05):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