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蔡美兰
[导读]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方法:文章观察了2017年5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收治情况,对其中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数字法分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加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12.4±2.5)分,HAMD评分(10.2±2.8)分,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29例)高于对照组的73.33%(22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缓解焦虑等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恶性淋巴瘤;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恶性淋巴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可引起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盗汗、发热、消瘦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并累及人体多个组织器官,疾病的治疗比较棘手[1]。目前,恶性淋巴瘤主要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放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后期治疗过程较长,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2]。故,需要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影响,并观察了2017年5月~2020年1月期间的6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观察了2017年5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收治情况,对其中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数字法分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加用心理干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范围30~76岁,平均值(48.4±2.3)岁,男16例,女14例;观察组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值(48.7±2.1)岁,男18例,女12例。患者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两组的一般资料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护士需要每日清洁和整理病房,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合理的光照和温度,提升患者舒适度;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和意识,指导患者以舒适体位休息,减少不适感;放化疗过程中,需注意感染、骨髓抑制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定期消毒清洁,并坚持无菌操作标准,减少并发症风险;饮食上,给予高营养饮食,早餐食用牛奶、鸡蛋等清淡且有营养的食物;午餐可食用肉类、肉汤类、晚餐多食用蔬菜水果和粗粮,以促进消化,采用少食多餐的用餐方式,鼓励患者进食;用药后半小时内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的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定期排查用药禁忌症,监测患者临床指标,发现不良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实现用药合理化。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首先,需要就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说,解答患者的疑惑,并通过健康手册等方式宣传相关健康知识,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倾听患者的倾诉,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接受事实,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多给予患者生活帮助和情感关怀,每天与患者见面时应当保持微笑,轻声询问患者今日状态,安慰患者今日面色较佳,病情有所好转,不断的鼓励患者,肯定患者的行为;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允许患者展开一些喜欢的活动,例如棋牌、听相声等等,协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不便行为;指导患者正确发泄情绪,保持心态平稳,定期和患者进行情感沟通,让患者发泄情绪,或指导患者以冥想稳定心态。
1.3观察指标
        使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用满意度调查卡片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卡片包括很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选项,由患者自主勾选,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30*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使用SPSS2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分析
        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分)




3、讨论
        恶性淋巴瘤在放化疗过程中将出现恶心、呕吐、脱发、虚弱、乏力、营养不良等多种不良反应,严重损耗患者躯体,引起不适感[3]。因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较差,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引起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帮助,首先,缓解了患者心理上的不适感;其次,建立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让患者保持了平和的心态;第三,能够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配合度,确保临床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4]。故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可以减轻不良情绪,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婕.协同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125-127. 
[2]解昱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心理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3):144-145.
[3]乔艳萍,张洪波.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24):4106-4108. 
[4]韩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7):865-8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