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 李帆 通讯作者:李妍
[导读]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析。
        [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肺结核合并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8%,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常规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以提高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传染病,肺结核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气道传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人体机能正常时,感染结核病细菌后不一定会引起疾病,但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被感染。全世界每年约有三百万人死于结核病,而中国是一个结核病高发地区,因此加强预防尤为重要。由累及胸膜的肺结核炎症引起的胸膜炎称为结核性胸膜炎。在某些情况下,胸膜炎是由血液感染引起的,有些与体内的过敏反应有关,少量至中度含量的积液,结核性胸膜渗出液中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很容易引起粘连和胸膜肥大,会增加患者的风险。
        为提高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本次研究为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护理,效果较好,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胸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8~80岁,平均(42.2±2.3)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仅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
        于患者入院后为其详细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和家属都对疾病有所了解。
1.2.2心理护理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者多会有很强的心理负担,因为社会上的人都会对肺结核病人有所忌惮甚至嫌弃,再加上这个病为患者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病人多少都会有一些像自卑、恐惧感等心理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沟通,态度要亲切,使患者感觉没有距离感,在交流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叮嘱家属多关心患者,尽力帮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1.2.3病情监控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请医生处理。
1.2.4疼痛护理
        如果患者出现频繁的干咳,可指导患者按压患侧,可减少咳嗽,用电视、广播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如有患者不能忍受疼痛,可给予止痛药,助患者采取侧卧位,以帮助减轻痛感。
1.2.5用药护理
        将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用药过程中有不良反应出现,需立刻停药并与医生沟通。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级别,总有效率是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98%,常规组只有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常规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表现为恶心、呕吐,3例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程较长,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治疗此病的药物副作用较大,致使很多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导致疗效受到影响。要想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必须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如果不能使患者配合用药,发生随意停药的情况,便会导致病情反复,再次治疗会比第一次更加难以治愈,所以要向患者强调长期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并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胸部X片。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结核病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心理变化进行积极的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对不同药物的特性有所掌握,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时的药物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样才能促进病情的康复。
        本次研究对研究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以整体、全面的护理,为患者的治疗提升效果。本次研究中对肺结核合并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这都说明了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是适合于治疗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而言,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是高效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天弼,孙逸敏,贾佳,等.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CA125和铁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9,23(6):1066-1070.
[2]李秀华.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33-35.
[3]王申莲.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97-198.
[4]郑朝霞.分析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7,47(15):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