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胡丹
[导读] 目的:探讨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脓肿患者5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肝穿刺进行治疗,另外再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50例肝脓肿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谷丙转氨酸上升、黄疸上升、血糖上升均为0例。结论:肝穿刺治疗肝脓肿在常规治疗的方式上,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相关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脓肿;肝穿刺;护理效果

        肝脓肿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规方式主要采用抗生素精细型治疗,或者采用支持疗法等,但是一般情况下,当患者的脓腔形成以后,通常以手术的方式进行引流操作,但是经过临床研究发现,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本次研究采用肝穿刺用于治疗肝脓肿患者,探讨其在肝脓肿患者中的应用,另外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探讨其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脓肿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5.28±2.32)岁。单个脓腔36例,2-3个脓腔14例;脓腔直径低于5cm有34例,脓腔直径高于5cm有16例;脓肿的位置:肝右叶38例,肝右前叶3例,肝左前叶9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上升45例,消化道症状者22例,谷丙转氨酸上升7例,黄疸上升6例,血糖上升2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脓肿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CT确诊;所有患者均伴有腹痛、发热、肝肿大等表现;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有其他肿瘤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的方式。常规治疗:采用抽吸的方式吸取患者肝脓肿位置处的脓液,对脓腔位置处进行清洗,并进行引流,术后予以抗生素药物,避免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肝穿刺治疗:首先采用超声的方式检查患者的肝脏部位,另外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消毒,另外予以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超声检查结束以后,将穿刺针置入患者脓肿的位置处,将针芯拔出后,采用常规的方式对脓肿部位进行清理,穿刺针拔出以后,插入扩张器,再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脓腔位置处,慢慢将脓液抽出,予以适量的生理盐水对其脓肿位置处进行清洗,如果患者的脓液比较浓稠,可以注入适量的甲硝唑溶液,将引流管进行固定,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抗感染。
        术前护理: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另外向患者解释相关肝穿刺的内容,缓解患者由于过于担心而引起的焦虑等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如何在进行肝穿刺的过程中正确呼吸,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呼吸不当引起机体肝脏出现损伤;在患者开始进行穿刺之前,相关的护理人员记录好患者的血压、呼吸等;准备好穿刺过程所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等。
        术中护理:患者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屏住呼吸;另外护理人员采用相关的药液清洗脓腔时,及时记录所用药液的剂量等,避免脓腔的压力突然增大造成脓肿出现破裂的现象;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等,记录。
        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尽管肝穿刺过程已经结束,但是可能依旧存在部分患者担心穿刺以后是否出现大出血等情况等,由于过于担心,引起患者出现一些负性情绪,相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有效的措施让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穿刺点的护理,穿刺结束以后,予以无菌敷料按压患者的穿刺部位,观察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的情况,若无,采用绷带进行固定,若有,立即通知医生,嘱咐患者术后绝对的卧床休息。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血压是否平稳,脉搏是否正常,另外是否出现疼痛等情况,对于轻度的疼痛,一般12-24h以后能够自行缓解,对于疼痛比较剧烈的患者,可以考虑予以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
        50例肝脓肿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谷丙转氨酸上升、黄疸上升、血糖上升均为0。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




3讨论
        肝脓肿患者一般常见的症状为高热、肝区疼痛等,甚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采取引流的方式是治疗肝脓肿患者的关键。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引流,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并且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可能无法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肝穿刺进行治疗,能够迅速减轻患者的脓腔位置处的压力,另外在抽出大量的坏死组织以后,进行清洗,保留下的药物能够对相关的病灶发挥消炎的作用,缓解患者中毒的症状,并且肝穿刺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小,另外还具有费用低等优势。
        综上,肝脓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肝脓肿出现破裂的情况,进行穿刺以后可出现出血、疼痛等症状,由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是否出现疼痛,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等,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文显,胡新娥,韩运生,等.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针单纯抽吸与置管引流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 2016, 23(09):163-165.
[2] 吴苗,张立薇,邓娟娟,等.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肝脓肿循证护理模式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35(04):302-304.
[3] 史景璐,曹青峰,陈国勇,等.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超声造影特点及诊断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17(11):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