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入护理是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水平有着紧密相关。近年来,在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推动下,介入护理迅速成为放射诊断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学科。介入治疗可以通过非手术和微创的方法治疗多种疾病。大多数需要干预的病人都患有癌症或肿瘤,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像是脑血管、肝癌、胃癌等。在诊断跟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对于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大多存在心理恐惧。介入护理,应采用不同的科学护理方法,从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三个层面来研究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的全面身心状况,协助患者恢复自身健康。
关键词:介入护理;应用;临床
引言
随着临床介入诊疗的发展,相应的介入护理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国内外介入护理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同。我国护理学者应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发挥我国介入护理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介入护理水平,极力的打造跟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在学校教育跟在职期间的教育要重视化,稳定介入护理队伍,为介入治疗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病患的心理需求
随着被动性、依赖性和幼稚行为性的增加,病人总是认为他们值得同情和照顾的。恐惧和焦虑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恐惧和主动回避,情绪不稳定,甚至与亲属、患者和医务人员产生争吵。孤单与忧郁的患者通常都会表现出多忧虑、自卑,甚至悲观有自杀未遂的念头。因此,在病患的心理方面的介入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能否让病患配合治疗的重要存在。
二、病者的生理需求
2.1疼痛
在进行完手术之后,由于麻醉的药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很剧烈的疼痛感,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都会很难忍受。
2.2恶心、呕吐
在手术中因为静脉推注高浓度化疗药物,可能造成刺激,从而引期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这种症状一般都是系化疗药物跟造影剂造成的。
2.3活动受限
因为手术的要求,有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要留置引流管,因此不可以下床活动,需要绝对的卧床,还有的患者不可以吃饭跟多喝水,自由受到了限制。
三、健康指导的重要影响
3.1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教育,可以说心理治疗是介入治疗的重要存在。可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此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感到舒适,提高食欲和免疫力,与患者交流的时候,将用必要的医学和心理知识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减少减低住院时间跟费用,要多跟患者沟通,看有什么需求,并尝试给出答案。
3.2身体和生活护理
因为手术中使用的药物会对患者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我们也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帮助。例如,在没有办法忍受疼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给患者适当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有呕吐患者,头部应向一侧倾斜,防止误吸,并继续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和颜色变化,适当的药物缓解和给予情绪缓解。由于有些病人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这限制了他们的排便能力,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导尿,以缓解排尿不畅的问题。
3.3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要求家属跟朋友要在患者精神方面多进行支持和鼓励,并教会家属一些止痛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得家属能够充分、很好地照顾患者的生命,给患者打造一个安全又舒适的生活环境。运用护理知识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这样不但对介入护理的发展有很大提高,而且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介入医学的发展。
四、讨论
众所周知,癌症跟肿瘤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在进行需要介入治疗的时候,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介入护理是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介入放射学又被称之为介入治疗,是一门集放射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可以通过非手术和微创的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大多数都是患有癌症或肿瘤病患需要进行干预。在诊断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在心理和生理反应上会出现一定的压力,而对于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大多存在心理恐惧,需要采取多种科学手段来消除病患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安,为患者打造健康的身心治疗环境。经过探索和实践,介入护理已成为介入放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介入诊疗的效果。随着介入诊疗的不断普及,影响介入护理发展的各种问题开始出现。当前,加强护理专业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干预迫在眉睫,必须提高对专业的认识,护理干预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常规护理和质量控制为标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在稳定性,高度重视对专业教育,建立全面规范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模式。
五、总结
近年来,许多介入护理专家提出了专科和专科介入治疗的概念,促进了介入护理向专科化、精细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由于,介入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比如,大多数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像是癌症或肿瘤。在诊断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在心理上或者生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对于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大多存在心理恐惧。对于介入性护理,应采取多种科学的护理方法,从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三方面来研究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的身心状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根据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未来专业护士可以提高干预护理的专业意识。制定质量控制标准跟介入护理常规,将介入医疗操作技术纳入规范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极力的打造跟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在学校教育跟在职期间的教育要重视化,稳定介入护理队伍;为保证介入护理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介入放射学的整体水平,必须建立规范化培训与介入护士专业发展相结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天晓.大力推动介入放射学学科化发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4):269-271.
【2】樊树明,邱玉会,庄丽.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受照剂量与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2(02):47.
【3】李晓蓉,许秀芳,程永德.我国介入护理专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0):7-8.
【4】王艳芹,张晶晶,陆静.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与保健,2016,024(003):131-132.
【5】王美春.患者版临床路径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11):139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