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感染问题及处理对策郭燕萍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郭燕萍
[导读]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感染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感染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对患者感染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采用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100患者,在对患者感染问题进行分析后采用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妇产科患者常见的感染问题比较多,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工作;感染问题;处理对策

        医疗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护理工作在当前的医疗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了解患者心理,帮助患者解决一系列问题。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产妇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感染问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这就需要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在了解患者感染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控制不良因素对妇产科患者造成的影响,以此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41岁,平均年龄为35.64±4.28 岁,其中妇科患者47例产科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6-40岁,平均年龄为33.86±6.17 岁,其中妇科患者51例产科患者49例。两组患者均没有其他疾病史,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常规的妇产科护理方法为其提供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基于常见的感染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处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卫生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前进行全面消毒,佩戴好防护设施。在进行侵入式操作时则必须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无菌状态;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开展护理工作时保证整个流程的规范化操作,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意识使其在护理工作中能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要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③注重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让陪护人员了解感染问题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提高患者家属的感染风险意识,重视自身的卫生问题在进入病房前进行消毒处理。要告诉患者经常清洗外阴以防出现伤口感染情况,同时也要为患者提供健康饮食以此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患者恢复。④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和状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治疗工作。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妇产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发生率,并对感染发生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分值为 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越高。
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均采用 SPSS22.0 软件包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为感染发生率。计量资料为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差异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妇产科患者数据差异比较 P<0.05。如表 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三、讨论
1、妇产科常见的感染问题及发生原因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没有进行细致的消毒处理,医护人员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还有一些医生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时手术部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比较长,伤口与病原菌的长时间接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问题;妇产科手术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全麻的方式,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如若操作不当就会气管造成一定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妇产科患者在手术后的身体状态较为虚脱抵抗力比较差,若探视人员的数量比较多且没有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很容易导致产妇感染问题的发生;有些妇产科患者在手术之后需要插导尿管,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进行消毒处理或者操作不规范,则容易引起患者泌尿系统感染;部分妇产科患者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会阴侧切,在手术之后若没有时常进行清洗工作也会导致切口感染。
2、结果
        导致妇产科患者感染问题发生的因素比较多,要想对感染问题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则必须要将护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患者术后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办法,保证护理流程的规范性,并对病房环境、陪护人员和室内物品等进行全面消毒,对于患者出现的炎症问题要及时进行治疗处理,让患者每天清洗外阴以防感染问题的发生。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处理对策后降低了感染问题的发生率,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来应对妇产科患者的感染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妇产科感染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海珍.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6(6X):61-62.
[2]范红丽.分析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与应对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3):369-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