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压疮危险评价表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护理的疗效。方法:研究分析了2017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对70例患者进行观察,并按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压疮危险评价,对比两组压疮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未发生压疮,对照组发生率是11.43%(4例),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4.29%(33例),对照组是74.29%(26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压疮危险评价表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护理可减少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使用。
【关键词】压疮危险评价表;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压疮;护理满意度
压疮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尤其常见于老年患者群体中[1]。压疮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一般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缺血缺氧引起的,压疮的治疗时间较长,可导致皮肤破溃,并散发恶臭,引起预后不良[2]。老年股骨骨折恢复周期较长,加之老年人行动能力较差,是压疮的高发病群体,临床护理中需要加强关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压疮危险评价表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护理的疗效,并观察了2017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的7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分析了2017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对70例患者进行观察,并按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压疮危险评价,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年龄60~87岁,平均值(73.5±1.3)岁,男性22例,女性13例,左侧骨折15例,右侧骨折20例;观察组年龄60~85岁,平均值(73.1±1.6)岁,男性21例,女性14例,左侧骨折16例,右侧骨折19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未合并原发性感染疾病。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监测患者体征,查看患者骨折固定情况,确保固定妥善;实施体位干预,将患者置于舒适体位,并定期帮助患者翻动体位;管理病房环境,确保环境舒适、空气清新无异味;向患者以及家属普及股骨骨折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健康知识;合理管理患者饮食,确保患者饮食健康。
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压疮危险评价,压疮危险评价分为年龄、BMI指数、活动能力、皮肤血供、大小便控制能力、营养、心脑血管疾病、血糖、固醇类药物应用几个项目,每项评分1~3分,总分27分,分数越高表示压疮发生风险越高。评估后按照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类,总分低于15分表示压疮风险低,可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日常护理注意防护和翻动体位即可;评分15~21分为中等风险患者,需要强化体位护理,并定期按摩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评分22分及以上为高危风险患者,建议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措施,管理患者体位,每隔2h翻动一次体位,注意查看患者皮肤颜色,并辅助患者进行大小便以及其它无法自主完成的生活活动,定期为患者清洁身体,受压部位铺垫软垫,皮肤涂抹爽身粉,保持洁净舒适,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扩血管药物等进行预防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并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估,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满意+较满意)/35*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以SPSS23.0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析
观察组未发生压疮,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恢复周期较长,患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严重,容易缺血缺氧,因此压疮的发病风险较高。压疮是临床中较为棘手的一种并发症,近几年,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其发病率有所降低,但仍无法完全排除风险,因此,需要加以关注[3]。
压疮的发病和年龄、基础性疾病、行动能力、用药等多种因素相关,通过采用压疮危险评价,明确患者压疮的发病风险以及主要的高危因素后,给予对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的压疮的发病率[4]。与主观臆测压疮发病风险相比,压疮危险评价拥有明确的评估范围和指标,量化了发病风险,也给临床护理提供了有效指导和参考。故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病率较低,而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应用压疮危险评价能够明确压疮风险,便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病率,从而加快患者康复,让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崔玉芬,田敏,王娟, 等.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34):4305-4308.
[2]陈家琦,武文静,张晓红, 等.两种压疮量表对手术室病人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7):1141-1145.
[3]胡延秋,陈捷茹,华玮, 等.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0):1551-1556.
[4]张敏,庞思卓,吕慧, 等.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留观患者压疮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16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