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堂点燃智慧焕发潜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艾春兰
[导读]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活课堂,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点燃智慧,调动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鼓励质疑,从疑入手,以疑导学,焕发创新潜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人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意深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首先想方设法创设特定的情境,去吸引学生的欲望,去感染学生。这些课文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录音、多媒体图片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激活课堂,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去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情景材料,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想象力丰富,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所以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观察,去感受神奇与惊讶,非常想了解桂林山水,以及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由此,激发他们主动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活课堂,点燃智慧,调动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情感,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的主体中,和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敢于回答问题,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孩子们在这样的气氛中敢说、敢辩,这样才能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显现出创造的萌芽。


        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一同创设情境,使师生成为情境中的一部分,当随着思考和活动的逐步深入,师生就进入了一种人境融合的状态。学生在融入表演角色的过程中,全身心忘我的投入,主体性得到了充分激发,创造性也得到了完美的施展。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表演后组织大家评议,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各个角色的不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在表演中、评议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由于学生要进行表演,这就是学生自己的创造过程。在整个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由此可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活了课堂,点燃了智慧,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与调动。     
        三、鼓励质疑,从疑入手,以疑导学,焕发潜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常有疑点,才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有的学生由于受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束缚,往往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任何一个学生,都潜藏着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他们头脑中有无数个为什么,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会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强化创新动机,诱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在学生质疑、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给予赞扬和鼓励,保护扶植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耐心引导,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问、勤于问、善于问、乐于问。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在质疑中培养创新的能力。所以,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疑入手,以疑导学,焕发潜能。
        最后我想说,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启蒙学生思想的最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后天发展的引路石。小学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思维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这样,才能点燃孩子们的智慧,创新意识才能逐步得到发展,创新潜能才能被焕发!
参考文献:
        [1]《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发表于(2012年12期)
        [2]《读写算(教研版)》 发表于(2015年2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