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选择阅读整本书,正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和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要达到整本书阅读效果,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本文基于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课外阅读指导展开论述。
关键词: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引言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教师还要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更新和改进,构建系统完善的阅读教学方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往,我们将整本阅读称之为课外阅读,因其“课外”二字,所以很少有学者去研究和探寻,如何从语文学科的视角指导整本书阅读活动,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实效。对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围绕“整本书阅读”开展课题研究,提出借助信息技术、明确阅读方法、开展游戏阅读、多元评价等指导策略,借以助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兴趣引导,增强自主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书籍的选择至关重要,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特点,以优秀和经典的儿童作品为宜,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逐步丰富和发展语言积累。教师要考虑到阅读过程中的坡度,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和疑惑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书籍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只有选择最合适的书籍,才能实现最佳的阅读效率。例如,在阅读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后,教师可以巧妙借用教材引导学生阅读相同题材的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课外书籍,这三本书的风格类似,却给予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铺垫,向学生介绍这三本书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或者以目录为“导游图”,引导学生简单浏览书籍,也可以将其中的单篇或片段进行简短的讲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喜好和需求,选择一篇最适合的书籍展开整本书阅读。学生在阅读初期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小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一份详细的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进行阅读,节假日也要坚持每日阅读“打卡”。随着学生年龄以及识字量的增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完成后尝试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帮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二、重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
小学生阅读整本书,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师就需要给予指导,不能任由学生选择,因为小学生无法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他们更加侧重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比如一个学生喜欢西游记,就去阅读西游记,但是西游记本身的语言难度高,学生阅读困难,不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比如针对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图画书,针对中年级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自然科学的阅读材料,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适当地扩展阅读视野,比如《安徒生童话》《寄小读者》等,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读物。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是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并不是做决定,所以在选择读物的时候,还是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学生的意愿上提出意见,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三、做好读前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一,通过对生动片段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在面对整本书的时候,常常由于不了解其中内容,或者由于文字较多望而却步。针对此,教师可以先挑选其中具有吸引力的片段,让学生先睹为快。
例如在《宝葫芦的秘密》的阅读推荐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为学生选择了如下片段:放学了,教室里的灯一一熄灭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离开了学校,校园渐渐安静了下来。月亮升上了夜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校园。夜深人静,在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淡黄色的葫芦,他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宝葫芦”。宝葫芦睁大眼睛四处张望,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哪里?怎么跟我印象中的地方不一样了,难道是我来错了地方啦?”……在教师生动的语言中,学生会被故事情节强烈吸引,并希望能够尽快知道宝葫芦又有了哪些经历,从而将阅读逐渐转化为一种精神需求,形成了强烈的阅读兴趣。第三,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推介会,为学生介绍整本书中的内容,并为学生做好阅读铺垫,调动起阅读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设计阅读推介卡,即选择一本书籍,并在卡片上详细记录题目、类别、作者等基本信息,并照抄其中的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经典句子,还可以根据作品语言作家背景、作家生平、媒体评价以及一些音像资料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书籍的第一印象,也能够加深记忆,便于学生进一步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设计手抄报等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推介中互动交流,分享阅读经验,形成阅读热情。
四、联系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的学习,其他时间都是在家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父母,建立一个阅读指导体系,发挥出家庭的力量,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父母建立联系,实时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和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阅读进展,指导父母参与到阅读整本书的指导中。另一方面,父母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阅读情况,有利于在家对学生的指导。这样教师与家长相互建立联系,共同参与学生阅读指导中,提高指导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课外阅读要求。
五、活动中融入游戏元素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在整本书指导中引入游戏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当然游戏化指导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电子游戏软件,而是挖掘游戏的教育功能,将其趣味性、情境性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让整本书阅读既具有游戏的可玩性,又使游戏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载体。例如,在开展《夏洛的网》新书指导时,这本书中作者刻画出了很多“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对这本书产生阅读兴趣,笔者就大胆融入游戏元素,设计了人“物”猜猜猜活动,如将一些别人看起来是废物的东西收集到仓谷之中,并在夏洛织网救助威尔伯时起到关键性作用;并提问:大家知道它是谁吗?(老鼠——坦普尔顿)同时,采取小组比赛形式,各个小组自行设置谜语,其他小组来猜,猜对组可得到相应积分,积分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奖励。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倾听思考能力,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值得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意义重大。但是,目前的整本书阅读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针对目前的问题积极思考对策,全方面地进行改进,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116-117.
[2]邱林樱.小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9(12):100-101.
[3]吴丽钦.浅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1-62.
[4]钟芷君.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1.
[5]凌琳.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