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贲红
[导读] 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摘要: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对策,包括:初步阅读课文内容,创建思维导图框架;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完善思维导图内容;结合阅读思维导图,复习课文以及写作。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创设;应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对于很多课文内容无法理解和系统性地掌握,但是教学目标中却要求学生背诵相关课文和掌握相关课文内容,导致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之间出现矛盾,给小学生和教师造成了很多的困扰。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机械,常常是通过严格要求和反复教授让学生掌握相关阅读内容,不仅无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畏惧与逆反心理。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相关矛盾,让小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与启发下更好地参与阅读。
一、初步阅读课文内容,创建思维导图框架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师首先应该讲解什么是思维导图,展示思维导图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并示范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从而让学初步学会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根据这些内容创建思维导图框架,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自己所作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做的最好的学生,之后教师将这些小组的代表性思维导图展示在大屏幕上,点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引入规范性的思维导图[1]。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动物王国开大会》的课文,教师可以先展示本文相关的老虎、狗熊、狐狸等漫画图片,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的片段,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之后让学生积极地自主阅读本篇文章,根据文章的内容绘制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初步了解是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动物王国开大会,但是却没有说清准确的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以及与其他动物对话发生的故事。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会根据不同方面制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结果进行总结,并展示出两种规范的思维导图:一种是根据主题、大时间、小时间、地点,一种是根据与狐狸对话、与大灰狼对话、与梅花鹿对话。
二、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完善思维导图内容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根据阅读的结果制作基本的思维导图框架之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若干个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课文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在此之后让学生根据原有的思维导图框架,结合课文内容和回答的问题补充完整思维导图。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完成的思维导图,教师根据这些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评述,并对比规范性的思维导图,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2]。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明确了本文的主要框架内容是:枫树上的喜鹊窝、看喜鹊的窝、发现喜鹊的窝有了小喜鹊。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继续细读课文,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与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比如:枫树上的喜鹊窝是什么形状?枫树有多大?枫树上有什么?在提问之后,教师通过进一步细读课文可以很快读解答问题,并在思维导图的“枫树上的喜鹊窝”项目上填写“绿色太阳伞”、“绿荫遮蔽村渡口”、“有喜鹊窝”。对于其他的项目,教师同样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指导学生完善。在此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完善情况进行总结,并让学生配上相应的简笔画等。
三、结合阅读思维导图,复习课文以及写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建思维导图基本框架、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讲解完成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复习课文,比如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主要是根据文章的思维导图绘制一幅仿照写作的思维导图,结合它进行写作[3]。
        例如,在《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根据阅读思维导图绘制出写作思维导图,在其中融入写景、叙事和想象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主绘制的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写作思维导图,从而让学生根据它写出更好的短文,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兴趣与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对策,教师应该在深入认知思维导图的主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内容,辅助学生创建思维导图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完善思维导图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思维导图复习课文,并根据原有阅读思维导图绘制写作思维导图,进而进行写作。
参考文献
[1]童兴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 0.
[2]冯霞.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 科教导刊旬刊, 2018, No.325(01):134-135.
[3]张爱华.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J]. 文存阅刊, 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