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韩磊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韩磊
[导读] 摘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园林绿化工作能够发挥吸尘降噪功能,改善生活环境。
        扬州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园林绿化工作能够发挥吸尘降噪功能,改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园林绿化具有独特的美学功能,能够为生活环境增添美景,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绿化;配置;应用
        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1.1美化生活环境
        科学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对于美化和丰富园林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多彩丰富的植物能美化城市的建筑,对城市的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城市园林建设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涵养,展示出城市特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还能使居民在这样的绿化环境中保持放松、积极的心态,愉悦身心。
        1.2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态势,随之衍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从近几年的状况来看,沙尘暴、酸雨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植物配置方面着手。
        1.3有益于公众身心健康
        一般绿色植物都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通过种植植物,能大大改善空气质量,能改善气候的温湿度。此外,植被具有隔音除尘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在一起,能使人们的心情放松,从而释放工作、生活压力,缓解疲劳,有利于保证公众的身心健康。
        2.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2.1保持自身特点
        不同城市自然也有其本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与不同也正是城市的独特魅力,更是城市的灵魂。为此,在园林绿化中,若要有效应用园林植物配置,一定要在配置过程中结合城市本身实际特点进行考虑,然后基于此来进行多样化配置,才能有效提升植物配置的效果,提升整个绿化效果与质量。
        2.2因地适宜
        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想发挥出其对于园林绿化的促进作用,在配置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如地理位置、温度、环境、土壤等多方面,然后基于此按照因地适宜这一原则进行配置,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物,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让整个园林绿化设计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2.3人文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人文原则也是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即指的是植物本身的色彩、形体、线条等,在配置过程中,都应切合园林绿化设计主题,才能真正形成和谐且统一的园林绿化设计效果。另一方面,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经济适用性,在配置过程中,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配置,才能有效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在保障园林绿化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园林绿化中有效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除了上述几个原则,还需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进行配置,即在配置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不能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不能影响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确保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因地制宜开展园林绿化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属地区的特色文化,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植物配置中,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促进园林绿化文化效益及生态效益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且凸显园林绿化地域特色。
        3.2从全局出发,保证园林绿化的整体性
        设计园林绿化时,植物配置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全局,多方面考虑,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例如,植物配置要注意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种植密度,疏密得当,确保植物成活率及绿化效果。综合考虑植物的体量、观赏距离、数量,利用艺术手法合理配置植物的明暗色彩。植物的背光面、向光面之间的明暗对比存在差异,同一植株的不同面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化。除此之外,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形态、体量大小及植株高低,提高植物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3.3根据花期分层配置植物
        根据花期分层配置植物,保证园林绿化在每个季节都具有较强的审美特色,例如,北方地区风大,可以考虑层次搭配法。园林植物搭配除了要考虑到植物的抗风、抗旱特点外,还要表现出植物的色彩层次,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北方地区植物配置可以分为上中下层次:上层选择白玉兰、白蜡、银杏、国槐、楝树、枫树、栾树、雪松等植物;中层可以选择红叶石楠、石榴、龙柏、金银木、海棠、红栌、黄栌等植物;下层可以选择八角金盘、扶芳藤、麦冬草、鸢尾、葱兰等植物。这样就可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根据花期分层配置,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园林景观,避免园林在冬季显得萧条,保证园林的美观性。园林植物配置最好使用观花植物,可以增添园林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红枫的叶片为紫红色,银杏叶片为黄色,可以搭配红润木的鲜红枝条,形成比较美观的层次景色。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绿色树木是最常使用,也是最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根据不同的树种进行搭配,在保证园林绿化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例如,淡绿的柳树、深绿的国槐、暗绿的油松。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绿色,具有良好的观赏性。植物搭配必须要根据植物的不同色彩关系,提高园林绿化的色彩立体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不同的植物类型搭配在一起,呈现出黄、绿、紫等多种色彩的园林景观,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3.4根据季节变化配置植物植
        物配置要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配置方法,可以根据多个季节进行分层配置,保证植物景观的层次性。注意对季节性变化的控制,通过季节性配置维持园林的美观性,保证在不同的季节都有景可赏。很多植物的花期都在春季,因而春季配置植物要以花期为配置条件,保证春季园林的观赏性,同时,结合开花植物的特点,利用分层法,确保园林绿化的层次性。除了开花植物,还可以利用植物的叶色,丰富植物配置层次。在选择植物时,注意叶子的形状及花色方面的差异性,保证分层配置的适用性,充分考虑植物的差异性及配置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够保证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干燥,为园林绿化带来了难度。为了保证园林绿化效果,要考虑凉爽性、舒适性特点,利用植物提供蔽日、乘凉场所,才能够发挥其生态效益。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美观性,夏季植物配置应避免选择高大的杉木、灌木,最好选择枝叶繁茂的植物种植在主干道,减少炎热夏季带来的干燥感和不舒适感。
        结束语
        一座城市没有园林绿化,就像一棵树没有细密枝桠,或许生活依旧照常运转,但却欠缺了生命活力,这会降低城市内人民生活水平,也会降低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因此,严格把关园林设计方案,合理配置植物的种类与数量,不仅是改善园林工程现状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城市美好明天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国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39(16):161-162.
        [2]杜晓丽.浅谈植物配置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居业,2019(8):20-21.
        [3]齐楠,卢娜.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22):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