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王杰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杰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各管理部门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政府部门也都在采取措施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宁波天成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各管理部门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政府部门也都在采取措施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从项目建设现状来看,生态水利建设能够坚持以预防、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全面管理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促进了当地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现代河道治理;应用
        前言:
        河道管理直接关系到我国河流的良好运行,目前我国很多河流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将生态水利合理的应用在现代河道治理中,已经成为了河道治理的必然。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较为笼统,而且并没有将生态的因素考虑在内,使得河道治理无法达到生态要求。通过将生态水利合理地利用在现代河道治理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生态的重要作用,凸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少河道污染,提升河道综合治理水平,实现我国河道环境的全面改善。
        1生态水利概念及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
        所谓的生态水利,就是从生态的角度,对水资源及性能利用,全面提升综合维护水平,确保环境的保护,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水利需要进行全面的应用,必须要充分的应用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全面的环境保护和协调统一。在我国,目前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各种生态护坡,而且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的生态护坡分别是直立式,斜式,台阶式和三种方式相互结合的护坡。
        2水利建设对河道产生具体作用
        2.1积极作用
        生态水利从根本上来说是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水利建设,实现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我国目前的河道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采用生态水利的方式,可以改善原有的状态,更好的保持环境,防止出现生态问题,实现对河流污染的治理。另外生态水利的建设符合我国的发展要求,通过合理的利用生态水利,可以减少河道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负面作用
        水利建设主要是为了确保河道的良好运转,防止对周边的人们安全产生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河道出现环境的较大变化,导致水环境变差,出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具有污染性的废水,这些废水的出现会导致周边的环境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污染物的扩散。水利建设有时候还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会产生粉尘和其他污染物,影响周边的环境,这些都是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必须要给予重视。
        3基于生态水利模式河道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3.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社会提倡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促进自然生态坏境的稳定持续性发展。这一点具体体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由最初强烈的征服欲到现在的和谐相处,证明了世间万物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事实证明,人类如果与自然进行无谓的抗争,那么人类必将受到惨重的教训。另外,河道是经常年的岁月累积和历史变迁而形成的,因此河道治理必须遵循其历史发展轨迹,科学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尽可能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开发与保护同步
        河道治理对于防洪排涝、流域的整治管理、船只运营,以及供水排水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人类生活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居住人口较多,所以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对来说会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在实施河道治理开发时应尽量保护水环境,避免造成污染,不能被短暂的利益迷惑了双眼,对河道所处流域的环境损坏视而不见,必须注重开发和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同时,河道治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将河道治理工作的发展目标放得更加长远一些。
        3.3重视河道治理的地位
        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河道治理工作可促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无法脱离水资源,只有具备充足的水源和粮食才能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起居。可见,河道的有效疏通和便捷运输对于人类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河道治理过程中水利措施的合理应用,如此才能确保人类生产活动的正常展开。
        4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在河道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其具有硬度高、强度高、耐磨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在流速很高的情况下河道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这些材料往往会出现另外一些问题,比如其缝隙上会生长出一些植物,长此以往会破坏河道的结构,出现不安全的隐患。另外河道的建设很多没有依据周围环境和地形结构,造成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因此,在进行生态水利时,首先应该根据当地地形地貌进行合适的河道设计,选材上尽量选择绿色材料,贴近自然环境和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材料。在进行最后的护坡设计时,应当根据河道的状况和位置选择使用直立护坡还是斜式护坡或者台阶式和生态水利护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证河道的正常亲水区域。
        河道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因为水中本来有一定的沙砾,再加上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垃圾,往往会产生淤积的现象。河道淤积是河道中很常见的问题,一般会采用挖泥船清洁或者进行河道土方平整,短时间内会出现较好的效果,但是会影响河道的使用,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防止淤积的现象可以在护坡上选择根较深的植物进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不流失,也可以在河道内养殖专门的清淤动物。另外,在河道设计时应当考虑河道淤积的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合适的清淤工程,同时防止污染的出现,消除往河道内扔垃圾的现象。
        5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当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当中的应用第一种就是生态护坡,所谓生态护坡就是指根据地形地址特点,河道功能等进行护坡设计,同时在考虑河道周边植被情况的基础上把河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再进行护坡设计,考虑使用哪种护坡,既保护了环境,也不影响河道的正常使用。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第二种应用是生态河堤,其是指采用人工护岸的方法,充分考虑河道周边环境、河道形状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的河道堤线和中心线。在具体过程中应当计算出适当的河道宽度,然后设计出河堤,让河道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河堤选材上,应当尽量选择绿色环保、不破坏环境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但应当充分具备良好的防冲刷能力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生物栖息能力。河堤设计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考虑河堤的观赏功能和休憩功能。第三种就是保持自然河流,为了让河道符合地形地貌,又具有一定的抗洪防涝作用,河道设计应当尽量符合河流原来的形状,这样可以保持不影响生态系统。在建立自然河流时,应当保证河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最后就是河道退化带的治理,在河道周边种植大量植物,不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为动植物提供养料。在水中养殖一些生物,可以让生态系统实现良好的循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保证水质的净化,提供水流的自净能力。也可以考虑在周边建立小型的湿地生态环境,这样可以控制污染和小范围内的生态平衡。
        6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和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以往的经验不足以应对当前问题时,我们应当积极探讨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对策。生态水利是很好的一个方法,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实践,改善生态环境,让其稳定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艺.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当中的应用[J].低碳生活,2017(04):55-56.
        [2]吴俊和.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当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03):78-79.
        [3]李惠.生态水利工程探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4):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