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62519800901XXXX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对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进行加固,提高建筑主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为基坑周边的土体的稳定性以及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操作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加固;地基处理;基坑施工
引言
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开挖深度大,而且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比较复杂,所以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只有要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总体结构的稳定性,才可以保证建筑上层结构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1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即是为实现地下基坑的施工安全和保障基坑的主体结构,对地下5m左右的基坑科学设计支护结构,同时配合相应地下水引流与控制等措施,有效加固施工工程地下基坑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为土木工程、房屋建设、楼层改造、地下开发等基础建筑工程打造稳固地基,切实提高房屋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承载能力,确保房屋建设的安全性与建设质量。深基坑支护施工工程主要具备三个特点:首先,该施工工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不仅表现在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施工的建筑区域具有明显地质特点:地质结构复杂且稳定性低,建筑工程具有地下开发需要等等。除此之外,承建方必须综合考虑建筑区域的不同地质特点、建筑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等从而选取最佳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与工程建设质量。其次,该建设工程对承建方施工单位具有较高要求,因为深基坑支护工作关系到施工安全与建筑使用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具备较强专业性,不仅能够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与要求选择与设计合理的支护施工方案,还能够保证该建设工程与周围其他已有建筑的安全性与协调性,切实提升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建筑效益。最后,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灵活性,这是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有必要根据地下基坑的实际情况与变化,及时对已定施工方案与支护技术进行调整与修改,必要时可综合多种施工技术以提升基坑支护的有效性,方案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根据已有建筑施工经验和对该地区施工基坑变化的预测,实时跟进施工进度,保障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效率与安全。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对图纸进行认真的熟悉与了解,加强图纸会审。(2)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使其领会施组设计与施工方案详细内容。(3)切实做好施工测放与定位,在基坑边坡的顶部设置沉降和位移的实时观测点。(4)对场地范围内的地下障碍物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好相应的定位标志。
2.2现场准备
(1)在深基坑开挖施工前办理特批批文,包括土方开挖、地下水降水、边坡支护等。(2)取得场地周围居民的理解,做好防扰民相关工作。(3)确定渣土消纳场地,与工地相距3km的距离,同时规划土方的运输路线。
3施工技术
3.1土方开挖
(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相配合的方式实施深基坑土方开挖,对于第一层土方,按照从西北到东南的方向进行开挖,形成一个标高为-1.5m的平台,然后打设锚杆,同时喷射一层混凝土[1]。
(2)对于第二层土方,从西北开挖至东南,形成平稳平整的作业平台,之后设置土钉和挂设稳定钢筋网,完成以上操作后用混凝土实施喷射。(3)土方开挖时,不能和支护体系产生直接碰撞,基底保留约300mm由施工人员清底,以免超挖。(4)将基坑开挖至要求的深度以后,及时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并将其振捣密实。在承台部位,要用人工来开挖施工。(5)开挖产生的土应及时运走,现场的堆载应控制在10kPa以内,尤其是基坑周围不可超载堆荷。
3.2混凝土喷射
将作业面修平以后,于放坡的位置进行混凝土喷射,于喷锚的位置要先进行钢筋网的铺设再对混凝土实施喷射。喷射时,混凝土配合比按水泥:砂:石=1:2:2严格控制,其中,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而粗骨料以碎(卵)石为宜,强度不低于C20,水灰比选择为0.4。喷射方法为干喷,将空压机的风量设定为9m3/min,防止堵管,喷头部位压力不能小于0.15MPa。为加快凝结速度,可添加一定量的速凝剂。结束了喷射,同时终凝的时间超过2h后,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一直处在湿润的状态,养护持续时间必须达到5-7d。在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后,开始对下一层实施开挖与支护[2]。3.3喷锚支护施工按照分层分段的原则对钢筋网进行铺设,钢筋网需要和边壁之间牢固的固定,位于边壁处的钢筋网,需要延伸到地面,长度按0.5m控制。在搭接钢筋网时应采用绑扎的方法,上段和下段钢筋网之间的搭接长度需达到300mm以上,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应搭接20倍钢筋直径。
4护坡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护坡桩深基坑支护技术即是依据基坑深度与施工方案要求,利用钻孔机钻出合适孔位,然后将精确设计制作的钢筋笼吊装入打好的孔位中,最后将制作好的泥浆液灌注至余留孔洞中,使孔洞被浆液注满。这种支护技术绿色环保且施工效率高,较适合地质复杂的施工环境,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深基坑支护工程。在该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施工要点:①中心桩位置地勘测要准确无误,中心桩的位置关系到整个支护工程的成败,因此,在施工前承建方要结合图纸、地质条件以及勘察测量准确确定中心桩位置,必要时可使用相关定位技术。确认其位置并反复核实无误后利用钢筋根桩做上标记,便于后续操作。②保证钻孔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且实现钻孔机稳定连续工作。在进行钻孔对位操作中,钻头应始终保持垂直且与地面存有一段距离,钻头与桩中心位置的误差应小于5cm。钻孔作业要一气呵成以保障钻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钻孔过程中,要实时记录钻孔深度、地质特点、当前地理位置等信息,如遇到地质条件极为恶劣、复杂的区域,可暂时停止钻孔,依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作业要求。③筋笼地制作与吊装应符合施工标准与需要,钢筋笼规格要依据中心桩的大小以及吊装层高度分三部分来进行设计,例如中心桩总长度为42m时,应分为14m、14m、16m,务必将误差降低至最小值;同时,钢筋笼地制作与选材应符合相关建筑规定,例如科学测定主钢筋与其他分支钢筋的直径大小、数目多少、各钢筋间距与位置等等;钢筋接头焊接牢固度、切面光滑程度等都要符合建筑施工要求。为保持钢筋笼的形状及其稳定性,一般采用原木包边以固定钢筋[3]。钢筋笼地吊装应使用人工与钻孔装机相配合的方式,其下半部分装入钻孔时需要人工手扶将其送入内部,上半部分则可以借助钻孔装机吊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下部分地安装要严格控制误差,实时测量与拉线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该工程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顺利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基坑及其边坡都保持安全稳定,说明以上开挖和支护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涛.浅析砂性地质条件下构筑物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J].内蒙古水利,2017(5):31-32.
[2]张丽杰.探析工民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7):22-23.
[3]吴庆湘.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