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浅述 农睿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农睿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已显示出许多优点,耐久性和稳定性都比较理想,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基本施工手段。
        身份证号码:45263219920119XXXX  广西百色市  533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已显示出许多优点,耐久性和稳定性都比较理想,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基本施工手段。但是,在混凝土施工工艺操作过程中,如果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导致混凝土构件裂缝较多,就很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针对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予以分析,采取恰当策略予以防治极为必要,具备较高研究价值。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浅述
        导言
        对于建设工程的施工来说,裂缝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一旦出现,将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影响,经常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裂缝时有发生,对整个施工影响很大。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整个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保证了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进一步保证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1在土木工程对裂缝进行处理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保障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不同的建筑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来说,裂缝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它的出现将影响到人们的安全,以及相关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
        2.1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
        外部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裂缝产生有较大影响,这是由混凝土材料自身特性决定的。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伴随着水泥的水化反应,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较多的热量,同时混凝土材料的导热性又不强,若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会使到内部温度上升,会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问题。再者,混凝土结构同样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在温差作用下,由于不同的变形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值时,会产生裂缝。这是混凝土施工早期经常出现的温度裂缝的原因。另外,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需要消耗更多的水分,如果水分在干燥天气下分散过快,由于水分含量低,水化反应不足,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混凝土结构强度受到限制,产生裂缝。
        2.2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通常在混凝土施工前,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深入了解工作环境和施工要求,科学调配混凝土材料配比。但有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不合理,可能是由于缺乏对自身配合比设置的科学论证,或是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定的配合比进行。当集料含泥量超标时,可能出现过大的收缩;当材料级配不合理时,也会影响结构收缩,从而增加开裂的可能性。此外,当含水量和水泥含量超标时,混凝土结构强度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2.3施工控制不到位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中,整个施工过程如果控制不当,各个要点环节得不到有效把关,同样也很可能会导致施工裂缝问题形成。比如在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层的布置中,如果钢筋层的受力存在明显问题,有明显的变形趋势,也会对后续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并存在隐蔽裂缝。在随后的混凝土拆模过程中,如果拆模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限制,时间比较早,且混凝土结构尚未成型,也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不仅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完整性,还会带来潜在的裂缝。
        2.4环境因素影响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往往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遭遇到了外界不良温度状况以及天气状况的威胁,必然会影响其原有施工呈现效果。比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到降雨天气,另外,温度条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外界温度的不利变化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构件的热膨胀和收缩趋势,而且可能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水化热效应和构件的凝结效应,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3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合理调整温湿度
        经分析可知,若要实现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预防应使环境因素得到可靠控制,尤其是温、湿度的控制,主要操作方法主要有:一是要尽量降低浇筑时的温度,当外界温度过高时,为使内部温度及时散发,可采取洒水降温的方式;二是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足够的水,或用水冷却碎石等骨料,以降低搅拌时的温度;三是在外界温度较低或突然降温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从而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此外,混凝土结构模具的拆除也应根据硬化程度进行规划。
        3.2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也是控制裂缝的关键。材料选择应以质量保证为基础,优化材料性能。下面主要分析水泥的使用。由于市场上水泥品种较多,其矿物组成差异较大,实际使用剂量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前应科学确定材料配比。以水泥中常见矿物成分为例,铝酸三钙不论是在发热速率还是发热总量上均高于其余成分(包括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所以不同型号的水泥发热性能有很大差异,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此外,为改善混凝土性能,人们可以通过添加适量外加剂的方式进行改良。
        3.3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进行重视
        在高温阶段,应尽量减小建筑物的厚度,通过加强散热性能,避免混凝土的温升,从而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在混凝土内部预埋一定量的水管,以减小内外温差,避免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适当加水或加碎石冷却混凝土。另外,通过对混凝土加强养护,也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避免。
        3.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要想把优质混凝土材料顺利运到施工区,就要注意混凝土的运输,特别是养护工作。首先,可以用混凝土草帘覆盖混凝土;其次,混凝土在配合比中使用时,要保证浇水均匀,严格控制水量,然后减少裂缝。最后,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根据温度和天气等因素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养护不到位的情况。
        3.5规范施工操作
        具体到具体的施工工艺操作过程中,各施工操作环节也要加大管理和控制力度,避免操作中出现不规范的问题。严格审核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熟悉具体施工操作流程,熟练使用振动设备等相关设备,提高责任心,避免产生侥幸心理,避免人员的不良影响。另外,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好各个参数,对于关键时间点以及数量进行严格把关,保障最终形成的混凝土构件可以表现出最强的性能,杜绝任何违规行为。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问题,也需要及时予以弥补,确保混凝土构件可以稳定凝结。
        3.6适应环境因素
        针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外部不利环境因素,有必要在今后的施工操作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结合不同环节的影响机制,采取更加合理的防控策略,努力将这些不利威胁降到最低。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要积极保护浇筑区域,甚至暂停混凝土浇筑处理,防止降雨等因素造成的不利干扰。针对环境温度变化进行积极应对,比如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建设,则需要切实做好保温处理,避免混凝土材料温度过低产生较多的裂缝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的基础结构,混凝土裂缝不仅损害工程质量,而且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应引起重视。环境温度、材料配比、运行水平及后期养护等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裂缝。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环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出现裂缝,并及时修补已存在的裂缝,以更好地保证土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泽阳,段彬,郝江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同季节的裂缝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7):15-16.
        [2]张文丽.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分析[J].居舍,2018(03):37.
        [3]赵永高.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居业,2017(06):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