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孙涛
[导读]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相比较传统承重技术,框架剪力墙兼顾了经济、实用两个层面,对广大基础设施和房屋住宅建设有着积极影响。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相比较传统承重技术,框架剪力墙兼顾了经济、实用两个层面,对广大基础设施和房屋住宅建设有着积极影响。并且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施工技艺和可控性上有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施工工程的效率,保证质量安全问题,推动了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应用中的受力特征具有明显优势。应用该结构后建筑框架可形成新的受力形式。对比单一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下部的变形呈现弯曲曲线,剪力墙承载的水平力更多。而其上部呈现剪切曲线变形,为框架增加水平力后承载负剪力。对比单一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位移可能性更小,对多方向的剪应力均有较好的承载效果。由于受力特征方面的优势,框架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有广泛应用。框架剪力墙将建筑框架与墙体融合后,对比传统技术在应对多形式剪应力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在抗震性能方面具有吸收更多动能的优势。
        1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内容
        在建筑物的两种主要工程设计方法中,大量的剪力墙被用来加强建筑物中建筑物构件的侧向支撑点并发挥更好的作用。框架基础结构的形式是建筑物现场施工的主要形式。其他材料的主要部分是混凝土板,它对竖向压应力和拉应力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它已成为建筑的其他材料,并成为现代科技建筑的标志性主要材料。然而,它对横向水平力和机械应力的抵抗力不强,导致由于缺乏主要材料的机械性能而无法实现许多工程设计。细部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机械计算,积极有效地采用先进的剪力墙设计和匹配,改变大框架中的受力水平,实现水泥混凝土连续有效的平台支撑,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群体安全性的性能,努力实现各种形式和基本结构的新型建筑设计的丰富多样性。改进后,基于这一概念开发的基础框架剪力墙的基本结构已被许多中小型工程所采用,并以多样化的形式作为建筑行业的关键结构形式。
        2框架剪力墙结构特征
        2.1布置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名框剪结构,字面上理解就是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相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更加灵活的空间组成结构,由于其具有灵活性优点,建筑平面能更好地进行优化布局。通常来说,结构和大型家具以及电器体积较大,使用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安排空间,这是因为其自身没有过多的梁角以及柱体等构造,这样可以大大推进施工进度。
        2.2承载能力强
        框架和剪力墙共同组合,这两种抗侧力相互作用,让框架来分担竖向的荷载,让剪力墙来承担水平荷载,这两者结合能使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材料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制备而成的土板墙和承重梁柱,并使用浮石、陶烂以及混凝土之类的轻质板墙材料;对于剪力墙高度的要求,应当控制其在8m以内,让建筑整体在使用时能够承受荷载,其刚度大,所以一般也用于制作承重墙构件。
        2.3抗震抗压
        框架剪力墙构件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设计,属于高强度抗震结构,目前很多高层建筑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一般来说,抗震设计按照规定水平力作用,剪力构造底部框架承担的最小震力应当要在安全范围以内。通常来说,框架体系受力分布比较平均,再结合剪力墙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抗震防护水平,按照测量结果对剪力墙数目进行科学编排,刚度要满足相应的力学要求,防止建筑变形的产生,相应的结构位移角可以符合要求,这样即可达到抗震目的,在框剪结构抗震级别的评定上主要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等,它对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刚度做了安排,使之可以相互适应,进一步增强构件的抗扭能力,提升建筑的可靠性。从多组国内外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同种地基条件下框剪结构的抗震能力最强,所以很多建筑公司现在都采用这种结构进行施工。


        3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3.1工况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建筑面积达到了13000m2,共计13层。地下一层作为车库使用,地上部分十二层,分别为商铺和商品住宅。基于对本工程整体情况考虑,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同时将剪力墙布设在电梯处,屋盖为全现浇类型。
        3.2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控制要点
        3.2.1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框剪结构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注重材料质量,又要加强钢筋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管控。实践中施工人员应当基于具体的工况特点合理选择材料,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比如钢筋材料的价格等,以此来确保所选用的材料质量达标。施工人员应当注意节点位置的处钢筋施工质量把控。节点位置钢筋施工时,应当先进行密集钢筋安装,再浇筑适量的混凝土;为防止节点位置的钢筋发生移位,施工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数据信息,对各操作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框剪钢筋工程施工时,可选用的技术有两种,一是绑扎搭接施工法,二是电渣压力接法。本工程项目钢筋施工时,所选搭接技术应当满足规范要求,而且框剪结构钢筋施工时柱箍筋接头位置排列方式以交错排列方式为宜;竖筋交叉点以及箍筋转角需保持垂直。
        3.2.2模板施工质量管控
        建筑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工程进行施工操作。通常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内模板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混凝土模板,二是支撑模板。对于混凝土模板而言,其施工过程中主要的部位是外观墙体及其建筑内部,模板施工的难点在于建筑梁柱节点位置。建筑墙体模板是时所选用的材料对混凝土模板结构而言非常重要。实践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建筑高度合理选择模板材料。就本工程项目而言,需注意节点位置混凝土整体强度等级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差异。在模板支撑施工过程中,施工之前应当先模拟实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建设。
        3.2.3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
        模板施工完成并验收后,施工人员需加强混凝土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及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并予以调配。大截面梁施工浇筑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层浇灌法确保每层的厚度控制在500mm。值得一提的是,沿着梁高可以不设施工缝,同时注意施工浇筑顺序的控制。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泌水以及浮浆问题较为常见。为确保施工质量,在垫层边上应当预留适量的积水坑,浇筑振捣中上涌泌水沿坡面流到坡脚,排入集水坑,由软轴泵抽出。浇筑完成后骨料下沉会造成浮浆,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裂缝。建议在表面撒布石子,后抹面处理。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先用刮杠将表面刮平,再用木抹子抹压,上部骨料均匀下沉并减少收缩变形。终凝时用铁抹子抹压,防止表面龟裂和减少水分挥发。养护管理中为防止因温差过大造成裂缝,需对其养护。
        3.2.4内隔墙施工控制
        内隔墙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对基础墙体承重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对建筑工程能够整体上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第一,施工人员应当进行合理的选材。内隔墙施工材料选择时应当注意抗震能力的考虑,同时还要选择经济适用型空心砌块。由于建筑内隔墙施工过程中其质量与美观度会直接影响建筑价格以及业主选择,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在对内隔墙优化设计时注重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实际可操作性。因内隔墙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收尾部分,所以施工人员应当在对内隔墙施工时注意建筑的整体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物外观工程建设的现状下,基础框架剪力墙基础结构的建设工程量相对更大,由于其特殊的机械功能及其重要性,应当充分应用钢梁、标准模板和水泥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不仅如此,还应该校准剪力墙的位置,以确保将其稳定在最佳位置,为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郭福龙.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视界,2017(12):169.
        [2]郭杰翔.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9).
        [3]张卫鸿.建筑工程框架剪刀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7):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