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银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中,离不开良好的深基工程,作为房屋建筑项目重要内容,与房屋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全面做好技术协调,才能实现房屋建筑工程安全、可靠目标,提高房屋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某工程案例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一、建筑深基坑支护基本类型
1.桩锚结构支护类型
现阶段,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当中,已经普遍运用了桩锚深基坑支护技术,这项技术操作简便、成本费用低,在多数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行施工时,灌注桩与锚结构结合,有效发挥了挡土作用。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地质条件恶劣、施工环境复杂的基础建设,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比较稳定。
2.连续墙式支护类型
连续墙支护就是以连续工程作为保护,有效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连续墙式支护类型在当前的建设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进行建设时,一般使用的是钢混型墙体进行施工,整体效果良好稳定,技术应用时,需要全面解决好连续墙深度,避免出现成本浪费,对构筑前泥浆护壁做扎实,这样,才能建设连续墙。
二、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地上 15 层,设 2 层地下室,建筑总高 60m,总建筑面积约 2.5 万 m2,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杂填土层:γ=15.5k N/m3,C=0k Pa,准=16°;粉质黏土层:γ=18.5k N/m3,C=10k Pa,准=17.2°;黏土层:γ=20.5k N/m3,C=12k Pa,准=21°。该建筑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设置 CFG 桩结合预应力锚杆对深基坑进行支护,现围绕该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和管理做如下深入分析:
三 CFG 桩施工与管理
3.1钻机就位
在钻机就位之后,确保钻杆与桩位的正中心完全垂直对准,要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1%。在施工现场通过钻架挂垂球对钻孔垂直度进行测量和控制,也可借助钻机自带的调整装置对钻杆的垂直度进行控制。在每根桩施工开始前,技术人员应对桩位的对中情况和垂直度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满足要求后,即可开始钻进。
3.2 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后,将钻头阀门关闭,并向下移动钻杆,使钻头和地面接触,然后开启马达开始钻进,钻进时先慢后快,并对钻孔实际偏差进行检查,当偏差超限时,立即纠正。成孔时,如果发现钻杆剧烈摇晃或无法钻进,则要先放慢一定进尺,避免孔位发生位移和偏斜。以进尺标记为依据,在成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方可结束钻进。
3.3 混合料搅拌
混合料的搅拌需集中实施,根据配合比要求配料,每一盘混合料的搅拌时间都根据相关施工标准控制,通常为 90-120s,而具体的时间还要通过相关试验来确定。在混合料出厂时,其坍落度应保持在 180~200mm范围内。
3.4 灌注与拔管
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完成钻进,将钻杆向上提拔 20~30cm,然后开始对混合料进行灌注,各桩的实际投料量应达到设计灌注量以上。在钻杆的芯管当中充满混合料以后方可开始拔管,同时要使拔管保持连续。桩顶部的实际高程应比设计高程略高 30~50cm。
3.5 移机
在灌注过程中,不可在行走的同时对钻杆进行提拔,提拔的速度按照 2-3m/min 的范围严格控制,在灌浆达到要求的标高后即可对下一根桩进行施工。
3.6 吊放钢筋笼
在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应使用经纬仪对钢筋笼实际垂直度进行控制,要求垂直度的误差不超过 1%。
3.7 现场试验
现场的试验人员要对每盘混合料实施坍落度监测,经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投料,成桩时,还应进行抽样检测,以此确定混合料试块的28d 抗压强度。
四、锚杆施工与管理
4.1 钻孔
锚杆支护剖面如图 1 所示。
1)在钻孔开始前,以设计要求为依据,结合土层条件,确定钻孔的位置,并做出明显的标记。
2)作业面的场地应保持平坦和坚实,并按照排水要求设置排水沟,场地的宽度不能小于 4m。
3)在钻机就位以后,应达到平稳,导杆和钻杆之间的倾角应保持一致,同时处在同一条轴线上。
4)钻进时,应认真操作,注意力集中,控制各项钻进参数,避免卡钻和埋钻。
5)在钻孔完成后,使用清水对孔底进行冲洗,到孔口处的回水达到清澈为止。
.png)
图 1 锚杆支护剖面
4.2 杆体组装和安放
1)锚杆的制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为确保锚杆处在钻孔的正中心,需要在杆上设置定中架。
2)锚杆的杆体应保持平直和顺直,使用前将锈迹处理干净。在杆体的自由段,需使用塑料布进行包扎,也可套上塑料管,和锚固体之间的连接部位应使用铅丝进行绑扎。
3)在安放锚杆杆体的过程中,应避免杆体发生扭曲和被压弯,在放入锚杆的同时放入注浆管,锚杆杆端和孔底之间要保持 50~100mm 的距离,杆体的放入角度应和钻孔的倾角完全相同,将杆体放好后,确保杆体一致处在钻孔的正中心。
4)如果发现孔壁坍塌的情况,则要重新进行透孔与清孔,到可以顺利安放锚杆杆体为止。
4.3 注浆
1)注浆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水泥和砂的重量比一般为 1:1-1:2,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加入适量外加剂。
2)浆液的搅拌要达到均匀,且随拌随用,在初凝前要使用完毕,管路应始终保持畅通。
3)在常压注浆过程中,利用砂浆泵把浆液输送到钻孔的底部,然后从孔底返回到孔口,在孔口溢浆后,方可完成注浆。
4)如果浆液硬化之后无法将锚固体填满,则要予以补浆,实际注浆量不能比计算数量小,充盈系数应达到 1.1-1.3。
5)在注浆过程中,应在注浆的同时将注浆管拔出,但要注意管口必须始终处在浆面的下部,在注浆时还要对注浆管进行适当的活动,在孔口处有浆液流出后,方可全部拔出。
6)在拔管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带出钢筋,如果带出,应将其重新压入,之后继续进行拔管。
7)在注浆完成后,应对露出的钢筋进行清洗,并做妥善保护。
4.4 张拉和锁定
1)对锚杆进行张拉之前应先做好标定。
2)在锚固体强度达到 15MPa 后方可开始张拉,或在注浆完成后连续进行了 7d 养护,也可开始张拉。
3)在正式张拉锚杆以前,先对锚杆实施预张拉,通过预张拉使锚杆上的所有部位都达到紧密,且杆体保持平直。
4)将锚杆张拉到设计确定的拉力后,如果土质是砂质土,则应保持10min,如果土质是粘性土,则应保持 15min,之后进行卸载。
5)将锚杆锁定之后,如果预应力有很大的损失,还应进行补偿张拉。
5 土方开挖与管理
基坑开挖分两步进行,先开挖到自然地坪以下 3m,为锚杆支护提供可靠的工作面,其宽度根据工作面的位置结合施工要求确定,一般在 15~20m 范围内。先将中部分步开挖一直到底,然后不断向四周挖,最后进行收土,将土方从马道口处运走。基坑开挖施工利用挖掘机进行,各挖掘机在基坑中按 L 型均匀分布,伴随对基坑的开挖同时做好修坡,同时在成型的支护桩之间通过混凝土喷射形成护壁,以免侧壁土方发生塌落。
结束语
截止目前,该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已经完成,整个施工过程中深基坑都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滑移和坍塌等问题,说明以上深基坑支护技术合理可行,且对施工进行的管理也深入到位,以此不断积累深基坑支护方面的经验,提高相关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宁,王国文.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