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孟泽琼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区域经济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目前耦合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我国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内蒙古  012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区域经济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目前耦合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我国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耦合;研究分析
        “耦合”指两个及以上系统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大于单个系统作用的协同效应的现象。近年来,源自物理学的“耦合”原理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众多研究中。
        1区域经济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基础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①现代企业具有资金密集、风险性大的特征。现代企业产品上市一般需要经历较为复杂的上市过程,比如投资、研发、产品生产、投入运行等。这些众多的环节对于企业的经济投入具有较高的要求,更加强大的经济投入才会使得整体上市过程更有保障。已有研究证明,发达地区的企业更具融资优势,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能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不同区域内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该地区的企业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和发展变化情况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②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信息系统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平台。针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地区内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结合我国南方较为发达地区的企业发展水平来说,各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这种情况会加剧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情况,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③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对该区域内部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等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该区域内的消费水平当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提高时,高技术产品的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也就是说,区域消费结构升级会增加现代企业产品的消费支出,而现代企业为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必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追求最大的市场价值。④知识资源是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知识资源包括高校、科研场所、科技人才等。区域经济内经济水平发展越高,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能够促进区域内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水平的提升。
        2我国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现状
        2.1相关概念较为模糊性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经济发展、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等概念的界定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没有统一的界定。
        2.2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不明确性
        理清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研究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问题的基础,只有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关系,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协调关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目前我国对于其定性内容、经济发展中的部分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多,国外则定量研究较多,并且整体研究结论多种多样。
        2.3分析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完整性和组合性
        针对经济发展效率角度来说,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往往采用: 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等。这些方法相对单一,对于不同的经济效率计算应用过程较为匮乏。并且其对于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等环节要求较高,如果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会使得其操作过程更加困难。
        2.4缺乏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
        已有的研究虽然也有少数学者对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但研究分析的深度远远不够,对于经济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集中在其与腹地经济的关系层面。
        2.5缺乏对其耦合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现有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只是单纯地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去验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极少对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展开研究,尤其是将其作为两个子系统建立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
        3耦合度模型的建立
        基于协同论视角,指出系统之所以能从无序迈向有序,是因为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耦合度反映了子系统间的同步程度,但不能表明系统间发展水平所处状态,当两系统均处于较低的综合发展水平时,会出现耦合度值较高的情况,而耦合协调度则弥补了这一缺项。耦合协调度在测算系统间的同步程度时考虑了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能反映现代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体的耦合度模型建立如下图1所示:
       
        图1  耦合度模型建立分析图
        4关于促进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①引导现代企业向集聚化方向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现代企业在区域布局上,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整体上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贯彻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使它们成为科技成果研发和孵化中心、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通过引导现代企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企业之家的协同效应,降低产业内的交易成本,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积极完善各产业链的重点环节,促使各产业基地、园区之间协同发展,使现代企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和链式发展。
        ②进一步推进 “产、学、研” 相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建立一批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联盟,积极鼓励科研院所的人才走进企业,形成以发展生产力为主体,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研发体制。与此同时,加强现代企业与金融部门的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风险投资环境,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此外,还应当积极完善以服务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交易供需网络。
        ③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一方面,践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家战略,支持创新创业团队的培养与建设,加大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投入,设立各种奖项和计划以吸引人才向粤东西北地区流动;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科技人员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和激励的重要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当前的科技人员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情况以及实际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充分调动科研人才为企业服务、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促进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协调发展,现代化企业需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加大人才引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更加稳定、高效。
        参考文献
        [1]闫光芹. 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经营与管理, 2019(9).
        [2]王亚丹. 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3]吴晓东.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 000(012):23,29.
        [4]吕贤旺.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 黑河学刊, 2015, No.222(12):10-1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