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安徽省芜湖市 231400
摘要:岩土工程勘查的目的是,对地面下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查探明,由于比较隐秘,因此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检查。由于很多土层都是非均质,具有向异性,并且受力很復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勘查方法。在复杂的地质情况下,再加上自然环境变化,因此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岩土工程勘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复杂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查技术
1、论我国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查的技术
1.1 地质的测绘
地质的测绘技术主要是需要在工程施工前期,对施工地区的地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中主要包括调查分析施工地区的地质地貌及不良地质等一些现象。有针对性的对该地区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细致的调查,尤其是针对岩石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同时还要针对其风化的程度进行专业的鉴定。
1.2 岩层的钻探
岩层的钻探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对其岩层分析采样。分析其水平及垂直的变化,并且根据不同的岩石性质进行不同的岩芯取样,针对不同深度的岩石地层进行采取抽样分析。同时,岩层钻探技术还包括回转钻进与全部的采芯及泥浆护壁等等一些方面。并根据记录岩层的水平与垂直数据,加以记录该地区勘查的相关数据库,而此种情况可以利于后期对其进行的结构分析。
1.3 原位的测试
原位测试技术主要针对已经成型的方式上进行测试。该测试技术包含静止状态下的承重试验与该地区的土地渗透试验,还包含在其状态下通过无作用力情况下产生的影响触碰试验,以及在圆锥作用下通过产生力而影响的推动试验等一些定量的方式。而此种定量方法则成为半定量方法,虽然其半定量的方式定量的方式较为抽象。但是针对为完成某项试验而借助某种条件来获得相应实验结果,继而利用科技的手进行信息细致化的分析处理,从而便于为后期施工提供相应的数据。
2、 论我国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能严格按照测绘技术进行测绘
在复杂地形地质的岩土工程中,地质测绘是一项非常常见及重要的勘查技术方法,但同时也一项工作量极大的勘查技术方式。而此勘查技术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在施工的前期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工程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地貌地形,及其地质的结构与可能阻碍该工程的地质原因进行分析了解。也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地质性质及特点,并根据地质测绘技术得出的数据进行科学化及合理化的布局及分析。但是,由于此项勘查技术的工作量比较大,部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岗位职责感不够强,使得其部分工作人员为简单操作地质勘查工作,而不能做到有效合理的勘查工作。
2.2 室内测试技术的不完善
在我国岩土工程的众多勘查技术中,室内测试技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岩土勘查技术工作。其具体内容包含了颗粒分析与压缩实验,及对土层物理性检测与水质中杂质的分析等等一些实验内容。在岩土工程勘查中,室内测试实验主要针对的是对室内给予有效测试实验,可以有效的模拟实际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勘查问题,也可以有效的得出整个岩土工程分级与岩土工程评估的科学数据。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在取样的过程对于野外的地形不熟,不能对此项工作的的重要性起到合理的认知,因而不能科学合理进行采集样本,进行有效的室内实验勘查测绘。使得其得出的数据与实际岩土地质信息存在着偏差,导致该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有待商榷,而此种情况并不利于建筑的质量。
2.3 不能严格按照原位测试的技术进行勘测
在野外进行勘查工作时,经常会遇到温度计气候影响,使得不能很好地实施原位测试法,致使勘查的结果不够准确且不能为其工程建筑提供精准的数据指标。同时调零的不规范操作,也会使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加之在标准贯穿实验时,孔深与标杆的校正也会出现不符合规范的现象。
而在孔底经常会出现又残留物的存在,甚至好会出现缩杆的情况,使得其不能精准的落实到测试的位置上。加之其极大的次数失误等,都会使得测试的结果不准确,进而耽误工程的进度。
3、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查的措施
3.1不同地质状况的勘探深度
在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如果本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埋深较浅,可将勘查孔的深度设置得相对较浅。如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如松散杂土区施工、淤泥或厚红土或其它成因土层较厚的地质条件,应加大测量孔的深度,并加大具体深度,明确项目的具体情况。
3.2勘探点的间距不同
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应适当减小勘探点间距,主要是通过有效加密勘探点,进一步保证岩土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例如,在某一地区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处于岩溶发育区。一般情况下,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甲方提供的钻探方案和勘查任务书,根据《岩土工程勘查规程》及现行相关岩土工程勘查规范,完成勘查施工孔布置作业。根据主楼一柱一孔的原则。如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洞、土洞、大型溶沟、溶槽等不良地质条件,需要增加工作任务时,应及时沟通,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3.3提升取样和看透质量
若岩土工程样式、结构不同,则勘查深度、间距亦存在差异。例如对于砖混结构六层建筑在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需加大勘探深度,一般为15m,方可有效的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但若所在工程为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其荷载交到则需进一步加强勘探孔深度。除此之外,地基地形复杂程度对勘探点间距亦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的满足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需减小勘探点距离,同时加强加密工作,只有如此勘探结果准确度方可有效的确保,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在设置勘探点间距过程中需对所在区域地质地貌具有整体认识,若地质状况存在差异,勘探点深度也存在不同。如果地形与地质条件较好,则勘探孔深度能够适当的缩减,但若遇到状况较为复杂,存在淤泥和散土状况,则需加深勘探孔的深度,从而更好的满足工程实际状况。
3.4做好地下水的勘查工作
岩土工程勘查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地质环境,必须加强地下水勘查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在同一天完成最终钻井过程的同时进行地下水观测。在地下水观测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影响地下水的因素,科学确定水文条件,保证水文调查的深度。同时,需要对该地区近年来最高水位和具体水文变化进行有效分析,获得最佳水位,如果钻孔深度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位,应使用套管将其隔开,并测量水位。将孔内的水全部抽干后,采用变径钻机进行处理,有效地保证了水文精度。
3.5采用创新的岩土工程勘查技术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为了更好地提高测量质量,有必要加强新测量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例如,在岩土工程勘查分析评价中,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勘查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为了科学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实现,通过计算机对岩土工程勘查数据进行全方位整理,有效地提高岩土工程勘查的技术水平,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岩土工程勘查,地形地质条件,提高测量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复杂地形地质岩石的工程上,勘查是对整个建筑的安全及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因而,加强对此类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是该行业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培训及完善相关的勘查规范制度。同时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引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勘查工作,从而可以增进岩石工程建筑质量的提高,而保证此行业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嘉慧.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查方法[J].居舍,2019(11):169~170.
[2]李晓光.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查实践与规范的讨论[J].建材与装饰,2017(52):198-199.
[3]郎水源.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岩土工程勘查实践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267+269.